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专项债券有效拓宽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在带动公益项目建设投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城阳区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进组织模式,探索用好用足用活专项债券资金新路径,结合正在开展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和隐债、专项债两级联动审计,进行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极推进政府专项债券审计工作。

加强政策研究,做实研究型审计

组织全体参审人员认真学习审计方案和各项工作要求,及时学习掌握专债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要求,了解掌握审计重点事项,结合城阳区债务现状,做到举一反三。认真开展审前调查。根据开展研究型审计要求,审计组与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座谈,调阅相关资料,掌握债券发行、管理、使用、还款等方面的政策及资金收支情况。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工作效率

严格按照审计工作时间要求,提前做好谋划。审计组以重要时间为节点提前谋划,典型问题核实明确到人,及时督导,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协调。审计组及时与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沟通,及时落实审计问题,分析相关审计思路方法,形成审计案例指引。

抓住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方法

将项目申报监管、资金使用管理、成果绩效考核作为审计重点,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借、用、管、还”主线,持续开展“穿透式审计”,聚焦影响专债资金使用绩效的关键环节,着力反映专债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突出短板和风险隐患。建设专债资金审计指引,构建数据审计模型,利用数据整理转换和数据比对分析等数据审计手段,不断加大数据分析力度,提升审计效率和数据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