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区老年朋友的一封信


全区广大老年朋友:

当前,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一些犯罪分子抓住老年人网络知识欠缺、辨别能力不强、防范意识薄弱等特点,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犯罪,给广大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精神伤害,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为增强老年人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全力守护好广大老年朋友的“钱袋子”,青岛西海岸新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特向广大老年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要保护好个人隐私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信息、邮件、不明链接等广告,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短信上描述的任何产品内容或广告信息,要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及银行密码等个人信息,决不能将个人关键信息轻易泄露给他人,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要做到不轻信、不慌张

当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遇到冒充公检法机关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工作人员行骗时,要保持头脑清楚,不轻信、不慌乱,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让你汇款、转账至“安全账户”、开通网银等,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应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三要警惕推销活动

遇到各种推销要保持警惕,不要相信并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的“公司实力”;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特效药”“神药”,防止落入骗子的套路。


四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短信、APP,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有效封堵诈骗行为。广大老年朋友要在子女或相关工作人员指导下予以安装使用。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在全社会深入宣传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广泛发动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群体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及时有效识诈防诈、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彻底净化社会环境,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保护老年群众的“养老钱”,用实际行动维护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


敬爱的老年朋友们,如果您遭遇了养老诈骗的糟心事,如果您了解不法分子的欺骗伎俩、获悉一些行业“内幕”,请您通过以下方式举报,我们将根据举报内容及时转交相关单位查办。


1.举报电话:青岛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110或0532-66581065;
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110或0532-57786282


2.举报邮箱:青岛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qdkfqxingjing@163.com;
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hdgaylzp@163.com


3.智能化举报平台:
扫描二维码,登录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反映问题。

 



4.举报网站:
http//www.12337.gov.cn


青岛西海岸新区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
2022年5月24日


养老骗局有哪些?

请随小编一起学

01

公检法网络电信诈骗


此类诈骗虽然老套,但因老年人法律意识相对较低且容易恐慌,所以骗子屡屡得手。

他们先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打电话或发短信、微信给受害者,告知其涉嫌重大案件(如贩毒、洗钱和非法集资等),甚至做假的通缉令来进行恐吓。

随后,使用话术让受害人自证清白或声称保护其财产安全,要求其把名下所有的财产全部转到所谓的公安机关安全监管账户里,从而诈骗得手。




网警提醒: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进行办案调查,不存在“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涉案人员核查资金、转账汇款等。

若收到这类信息,一定要和家人多商量,有疑惑可咨询附近公安机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02

社保与养老金类骗局


骗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联系老年人,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声称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然后在收到受害人巨额钱款后携款跑路。

还有一种常见手段是冒充社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者社保卡故障或者在异地被刷卡,导致社保局已锁卡,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及密码等信息,或者声称为防再次被盗须办理转款手续诱使受害人将钱转到指定账户。



网警提醒:

建议老年人多关注一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以及社会新闻,子女也要多与家中的老年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

任何来自陌生人的需要转账、汇款、提供验证码的要求都不要理会,并及时联系家人和权威部门进行核实。



03

投资理财项目骗局


骗子通过号商批量购买账号,冒充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推销高收益理财产品、进行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及传销等花样百出的手段进行诈骗。

他们会以“高回报、高收益”投资为噱头诱惑老年人,还有的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从而诱导老年人投入资金,甚至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或是诈骗。




网警提醒:

老年人使用聊天软件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人申请加好友,在不确定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不要通过其申请;更不要随意加入任何群,尤其是各种投资理财、低价购物相关的群。购买理财产品要到正规金融机构才安全可靠。



04

提供养老服务骗局


骗子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幌子,以投资养老公寓、养老庄园、绿色农场或投资其他相关养老项目为名,承诺给予高额回报、或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人“加盟项目”,以收取会员费或保证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付高额回报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这些所谓的投资理财公司先是告知老年人可以投点小钱试试水,在支付老年人数月分红后,再忽悠老年人将养老钱全部投入,最终借用一纸合同让投资的老年人血本无归。


甚至为了迎合老年投资人极其强烈的养老需求,会派专人组织老人们去参观养老基地,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非法集资。




网警提醒:

诸如这类以投资养老基地、预售养老床位项目为由的非法集资骗局也在不断更新“马甲”,花样层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提醒家中的老年人需要加强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集资诱惑。




05

销售保健产品骗局


骗子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通过陪伴聊天解闷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开始打着销售保健、医疗等养老相关产品的幌子,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入资金。

特别是2020年以来,还有骗子打着自己推销的保健品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名义实施诈骗,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导致很多老年人上当受骗,损失钱财。



网警提醒:

在很多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会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子女要更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关心陪伴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老年人要端正保健理念,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骗局。



06

“黄昏恋”骗局


很多没有配偶的老人渴望得到关怀和陪伴,试图通过“黄昏恋”寻找另一半,相互依赖度过余生。

“黄昏恋”骗局其实就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完成诈骗。



网警提醒:

如今,很多老年人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有的老人感觉在网上遇到了知己,交友也可能升级为黄昏恋。


需要提醒的是,虚拟世界真假难辨,老年人网络交友要更加谨慎,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好友申请。遇到聊得来的好友,只要涉及钱款,一定要多和子女亲友商量,千万别因为和网友谈得来就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