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西海岸

建设中医药强市,我市开出18条“良方”,推动开展“送汤药上门”服务,各区(市)至少办好一所公立中医医院

2022-12-04 12:04:10 西海岸 322 来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中医药强市”。11月24日,《青岛市建设中医药强市的若干措施》发布,围绕服务能力、产业振兴、文化弘扬、人才支撑、医保扶持和财政保障等关键环节,推出10部分共计18条措施,提出在全市打造15分钟基层中医药优质服务圈,完善“互联网+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优化中医药特色服务电子地图,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家庭医生加入中医药服务


《若干措施》提出,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强化中医药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政策供给,推出3-5项在全国领先的改革经验。试点开展“艾进万家”“冬病夏治三伏贴”等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推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开展“送汤药上门”服务,加大中医药惠民服务力度。建立市、区(市)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心,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普通人群分别筛选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尚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培训1000名能中会西的中医药人才,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若干措施》指出,青岛将打造中医药高地。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倍增,创建省级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建成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和青岛市中医医院城阳院区,牵头打造心血管科、康复科、肺病科等3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推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海洋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海洋中药规范使用和产业化提供路径支撑。推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剂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中药研用产融合发展。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战略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岛技术合作平台。

九成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药人员


《若干措施》提出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根基。推进区(市)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除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外,各区(市)至少办好1所公立中医医院(西海岸新区2所)。推动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等6家区(市)中医医院新建、迁建和改扩建,有效促进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升级。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医务人员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道)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5%,每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90%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在全市打造15分钟基层中医药优质服务圈。

在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实现政府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医院中医药科室全覆盖。强化中医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等科室建设,提高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完善“互联网+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优化中医药特色服务电子地图,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淬炼百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


青岛将加强中医药优势特色建设。推动中医药传统技艺传承创新,加强传承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遴选培养100名中医临床优秀研修人才,广泛开展老中医学术思想、老药工技艺等师承教育,使中医药薪火相传。加强中医药质量管理,强化中医质控中心建设,构建中医质控管理体系,加大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中药质量安全。

《若干措施》提出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大力发展海洋中药,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扶持做强2-3个现代化海洋中药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3-5个享誉省内外的海洋中药品牌。建立20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打造3-5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和2-3家质量规模双一流的中药饮片加工、经销企业。着力推进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打造5个中医药旅游点(线)、10个中医药特色街区和10个市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在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挖掘岛城中医药特色疗法,打造10个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特色技术)、10个中医经典(非遗)传承创新中心,淬炼100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推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在全社会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遴选百名市级中医药领军人才


《若干措施》提出加大中医药国际交流力度,建立3-5个国际中医门诊。在支持中医药事业聚才用才方面,实施市级“岐黄”人才梯次培养计划,组织遴选100名市级中医药领军人才、中医药名家和基层名中医。培养引进包括10名国医大师在内的100位省级以上名中医,锻造岛城中医药亮丽品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