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西海岸

2021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崔洪芝:破解我国高端防护材料的“卡脖子”难题

2022-12-09 15:36:40 西海岸 230 来源: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12月8日,在青岛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第一层次)、博士生导师崔洪芝从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手中接过了2021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荣誉证书。

“能够获最高奖,我感到万分荣幸。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和团队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我所从事的新材料领域的高度认可。我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样的荣誉和奖励给我们更多的是鞭策和激励。”多年来,崔洪芝一直坚持以应用导向牵引科学研究,以基础研究的突破促进技术创新开发。

▲崔洪芝教授指导学生调试自主开发的高速激光增材制造设备(摄影 刘莅)

从事材料领域科研工作30多年,崔洪芝与团队成员坚持“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一起打拼,一道攻坚克难,一直奋战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科教一线,他们以国家能源、动力重大需求为牵引,开辟了极端环境装备材料及损伤防护新领域,为装备的安全运行、事故率持续下降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累累硕果:开发的等离子表面强化处理设备和工艺,填补了我国实用性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空白,将材料的耐磨、耐蚀性能提高2倍以上,成本降低50%,使我国的等离子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在我国海工、能源、交通、工程机械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相关产品也大量出口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崔洪芝提出“向海而行”,调整团队研究方向,同时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形成了海洋耐磨蚀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高能束构型化增材制造与加工等多个特色方向。他们以“料要成材,材要成器”为目标,攻克极端环境材料耐蚀耐磨、高强耐低温的难题,服务于海工、核电、盾构机、高铁等国之重器,推广于军工、冶金、能源等领域,形成我国自主的材料、技术、标准体系,替代进口且大量出口。

与此同时,崔洪芝和团队的研究触角也逐渐从海到洋、由洋及极。

2021年下半年,崔洪芝团队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耐磨蚀涂层多级基元/交织结构协同调控及其海洋环境损伤机理研究”。“高性能耐磨与耐蚀一体化涂层开发是解决海工装备运动部件磨损腐蚀的关键,能有效突破我国高端海工装备防护材料的‘卡脖子’问题。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和效果之一就是使涂层耐蚀-高强-高韧-防污的互斥关系得到解决,从而延长海工装备的使用寿命。”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满成说道。

南极大陆油气资源丰富,科研和开发价值极高。但是气候条件恶劣,科考设施设备面临着低温、降雪、风沙、紫外等各类环境因素。近几年,崔洪芝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率先在南极实地开展各类金属及涂层的室外暴露试验,结合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分析典型金属材料及涂层在南极环境下的失效行为,阐释了南极环境因素在金属及涂层服役过程中的影响规律。崔洪芝说:“这项研究不仅能够填补我国金属材料及涂层在南极地区应用的现场试验数据空白,对极地极端环境装备材料开发以及我国今后的极地科考工作,也具有参考价值。”

今年9月,崔洪芝随学院从崂山校区搬迁到了西海岸校区。她的新办公室在材料楼四楼,里面的陈设与原来崂山校区办公室一样,简单朴素仍是主格调:还是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两组铁皮书橱加几把椅子,门口靠墙处还是一张长条黑色沙发。崔洪芝很忙,在学校,科研和教学几乎占用了她的全部时间,还要经常外出参加行业和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难得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外出开会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她会选择乘坐高铁,因为高铁上可以用网络,座位上有小桌子能放置手提电脑,可以照常工作,“飞机虽然快捷,但不能用网,空间也有限,好几个小时不能工作”。

▲崔洪芝教授在国家深海基地(即墨)调研

每次从外地出差回到学校,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学院大楼不关门,崔洪芝都会到自己的两个实验室看看,听听工作汇报,“脚一迈进实验室,心里就踏实了”。

在赶赴企业和行业调研过程中,针对材料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抗疲劳等性能不足,材料性能要求多样化、成本居高不下等一个个严重制约技术发展的问题,崔洪芝经常鼓励团队:“无论我们承担的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还是企业委托项目,我们累点苦点不算啥,但一定要为国家、行业和企业负责。”

在她带动下,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所开发的极端环境耐磨耐蚀材料、高能束表面强化、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高通量技术等取得了一项项突破。“科学有险阻,能拼才会赢。无论科研之路多么坎坷,多么曲折,我们多么含辛茹苦,付出多么巨大,每当研究有新成果时,就觉得所有辛劳付出都值了。”崔洪芝动情地说,“那一瞬间,我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喜悦,这也是科研最吸引我的地方。”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