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应急管理局紧密结合文明实践,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在全社会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全民安全素质和社会整体安全水平,文明实践活动硕果累累。

  +

+

进企业

加强警示教育学习

推动晨会制度落地生根

以案为鉴,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全区各大行业的企业,拍摄并曝光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制作完成《西海岸新区安全生产事故警示录》四期,在全区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及各大功能区、各镇街、各部门(单位)及企业巡回播放,加强警示教育学习。

坚持“以案为鉴、以案释法、以案促学”,以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为素材,分类别、分行业制作完成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三部,发放至所有企业自学;在局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案释法”专栏14期,还原事故经过,剖析事故原因,提出各类事故预防措施及建议,切实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风险辨识及隐患消除能力。

预防为先,推动晨会制度落地生根

积极转发山东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观看学习〈安全生产“晨会”制度规范专题片〉的通知》,督促企业组织全体员工进行观看,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晨会”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晨会”的质量和效果。

今年春节后,组织开展了为期7天的复工复产培训,设置6期“云课堂”线上培训,课程涉及春节复工第一课、新《安全生产法》和《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解读、有限空间作业及企业安全用电安全、事故发生规律与特点、关注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内容。全区累计12.2万人次通过“云端”观看直播的方式参加,近5000家企业共组织9万余名员工在线下开展了集中培训。《中国应急管理报》4版头条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上好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为题进行了信息报道,“中国应急管理”公众号进行了短视频宣传报道。

  +

+

进农村

安全生产宣传下乡

营造基层浓厚安全氛围

围绕2022年全国安全生产月“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的主题,新区开展“安全生产宣传走进乡村”活动,建立安全知识宣传队伍,组织执法人员和安全专家走进乡村,开展知识宣传和文化互动,普及防一氧化碳中毒、森林防火、家庭用电安全等知识,与村两委开展党建联建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讲座,活动期间开展线下安全知识讲座8场次,共1577人参加,在农村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

  +

+

进社区

提升社区群众意识

筑牢社区群众安全防线

加强基层安全宣传力度,印制《市民应急安全手册》6万余份,发放到社区群众手中,提升社区群众的安全意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时间节点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季节性宣传工作特点,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火灾、地震等群众性应急演练,提升社区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

+

进学校

根植应急安全理念

提升学生自我防范能力

开展“小手拉大手,我把安全知识带回家”活动,印制安全生产海报20万份,由在校中小学生带回家中,与家长一起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利用新区建设在中小学校的三处地震科普馆,开展地震科普轮训,常态化开展地震科普系列体验活动,提升学生防震避险能力。开展防溺水系列宣传,通过制作宣传视频、推送防溺水知识等方式,加大对学生防溺水知识的宣传力度,提升防范能力。

  +

+

进家庭

丰富宣传教育形式

让应急文化飞入百姓家

充分利用主流新媒体平台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创新方式、丰富宣教形式、拓宽宣传载体,加大应急安全常识的宣传普及力度,让应急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借助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应急提醒、工作动态等内容,累计发布文章1500余篇次,让群众在家中就可以学习安全知识。

开展多样化宣传、警示教育模式,依托青岛西海岸电视台、FM926广电中心、青岛新闻网等主流媒体,采取平面网络、直播、专访等方式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印制各类安全手册、海报等6万余份,通过集中播放、网上推送和随机分发等宣传方式,进入到普通家庭中,达到预防和警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