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04-05-720 (1).jpg

第七站 琅琊台风景区

海上仙台揽古今 一湾碧水润琅琊

“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

在西海岸新区西南海滨,有一避暑纳凉、寻古探幽的滨海胜地,素有“海上仙台,四时福地”的美名,站在时间的渡口,看四时轮回,琅琊台如一本绵延厚重的历史之书,以独有的姿态讲述着属于它的那段悠长:

姜太公封齐,作八神,其八曰“四时主”,祠琅琊;越王勾践徙都琅琊,在此起观台,望东海,会盟诸侯;秦始皇平定六国,三登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方士徐福于此入海求仙,李白、苏轼在此吟诗作赋……

▲琅琊台景区是避暑纳凉、寻古探幽的滨海胜地。记者 李亮 摄

近年来,新区以琅琊台景区为核心,积极推动周边旅游业态有效整合和品质提升,不断丰富文旅供给,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搭建高效、高质、完整的度假旅游服务链条,各业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全域旅游的迷人画卷徐徐展开。

▲碧波银浪的龙湾。记者 李亮 摄

芳菲四月花似锦,正是人间好时节。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探寻古琅琊与新体验的时空羁绊。

琅琊古韵今犹在

进入琅琊台景区,游客广场上,一座气势雄伟的仿秦汉建筑正中悬挂颜体“琅琊阁”的匾额,两侧廊柱刻写王羲之体的对联“遍寻方外无蓬岛,但信席间是帝乡”。“这里是集售票、导游、休息、寄存、咨询、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式游客中心。”琅琊台景区营销经理黄绍静告诉记者。

▲来琅琊台景区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记者 李亮 摄

站在游客广场向四周眺望,处处好景致,海面上的岛屿是斋堂岛,东侧的山峰是琅琊台。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琅琊台海拔183.4米,气候温润,自然风光秀丽,山海奇伟,气象壮观,森林覆盖率高达95%。”黄绍静说。

▲研学团学生参观“千古一帝秦始皇”青铜铸像。记者 李亮 摄

登琅琊台,第一个景点是琅琊文化陈列馆,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依山面海,通体由红柱、青砖、黑瓦构成,充分展现了粗犷豪放的秦代建筑风格。拾级而上,“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青铜铸像气韵非凡。“这尊青铜造像有别于其他为秦始皇造像的美术作品,他不是龙威凛然的,而是面含微笑,一派拥抱四海,临风大乐的气度,又像是展开双臂欢迎远道而来的各位。”景区讲解员正在为游客讲解。

▲研学团学生参观琅琊文化陈列馆。记者 李亮 摄

来到徐福殿,前殿正中供奉着徐福塑像。细细观之,他手握竹简,面南端坐,目光如炬,栩栩如生。殿内两侧的壁画介绍了徐福的生平事迹。刻有“徐福东渡起航处”的石碑,就立在距离琅琊台不远的琅琊港内,相传徐福东渡日本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登琅琊台顶,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像气韵非凡,与古台、高天、大海和群山的背景浑然融合而又相互衬托。14尊石雕像群雕生动地展现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琅琊时,徐福向秦始皇讲述海上求仙经过的场面。临海眺望,脑海中依稀能浮现出当年秦始皇站在琅琊台上求仙及徐福带领船队东渡时的壮观画卷。

▲琅琊阁气韵非凡。记者 李亮 摄

琅琊台人文历史盛景,耀古辉今。琅琊台还是四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重要根源。古人以琅琊台为中心观测星象、历象日月星辰,分划出春秋二分、夏冬二至,分时计岁、敬授民时;琅琊台也成为中国最古老的观象台,应时动事,发布节气令,祈福四时。

“景区有历史文化、四时祈福、自然风光三条游览线路。历史文化线路由景区西门进入,从环山路步行,途经琅琊台刻石、群雕像、夯土层、琅琊刻石亭、琅琊文化陈列馆等景点,犹如一条琳琅满目的历史长廊,感受琅琊文化的传承;四时祈福游览路线,由景区西门进入,途经绿翠环绕的跺脚沟、龙王殿、徐福殿、台顶、秦御路等景点,感悟四时祈福的魅力;自然风光游览路线,由景区北门进入,包含神渊、望越楼、观龙阁、云梯等景点,领略日升月落、潮起潮涌的美景。”黄绍静介绍。

靓丽新姿入画来

4月19日,一支300余人的研学团来到琅琊台景区,领略琅琊古韵、四时文化、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今天我了解了秦始皇和琅琊台的故事、琅琊台刻石历史、徐福东渡传说,收获满满。”研学团中的一位小朋友林梓彤说。

▲琅琊台景区研学游人气火爆。记者 李亮 摄

“我们的研学游产品非常受市场欢迎,研学团队络绎不绝。孩子们可以探索琅琊台历史脉络,在游山玩水的同时,感知琅琊文化的魅力与内涵。”黄绍静告诉记者。

近年来,琅琊台景区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与提升,积极运营“琅琊学子”文化品牌,将景区发展与琅琊文化深度融合,利用古观象台遗址、琅琊台考古等文化资源,积极开发研学旅游文化体验课程,创新古台观日、研学旅行等新产品,精心设计打造的“琅琊学堂”成为琅琊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在琅琊学堂游客可以体验琅琊台瓦当拓片,解读琅琊台的石碑记文,感悟秦代刻石文化的历史传承意义。”黄绍静说。

▲琅琊台星空营地。记者 李亮 摄

在琅琊台景区内,还有一处琅琊台星空营地,4月15日已正式开营。进入营地,便可看到依山傍海处隐藏的世外桃源,草木应四时之序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既是风景里的生活社交场,也是心灵归属的栖息地。“琅琊台星空营地配套房车等住宿设施,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露天电影院,畅玩草坪野餐,享受户外烤肉和自助小火锅等。”黄绍静告诉记者,结合琅琊台历史文化和古观象台文化,营地推出夜观星空、星空体验等一系列户外亲子体验活动,以“观星”“夜游”“四时”为文化特色,为游客打造独具魅力的度假体验地。

▲在琅琊台星空营地可以体验房车露营。记者 李亮 摄

每年琅琊台景区还会举办四时祈福节,以琅琊文化为引领,增加琅琊台景区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互动性、参与性,打造“岁始琅琊 四时祈福”文化品牌。每年正月十三,琅琊祭海节都会如期举行,再现古代胶东地区祭海的盛况,共同了解琅琊文化传统,体验新春佳节的喜悦。

全域旅游迎蝶变

站在琅琊台上的观龙阁,举目望去,每到东南风起,琅琊台下龙湾里的波浪,不是滚滚滔滔横着卷来的样子,而是一道道拉得长长的,纵着奔腾,好似万千银龙聚会的场面。

▲王家台后村一步一景的文旅景观带。记者 李亮 摄

▲宜居宜游的王家台后村。记者 李亮 摄

龙湾畔,新区首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王家台后村正静待客来。在一家名为山海居的渔家宴内,记者看到店内海产品琳琅满目,“店里基本都是本地野生特色海货,这也是我们龙湾特色。”渔家宴老板王志华说。

▲王家台后村整洁靓丽的街景。记者 李亮 摄

据王志华介绍,自家的渔家宴是村里唯一一家自给自足的,已经经营了快20年。“自己出海自己开店,成本低、货新鲜,口碑也好,有很多回头客。”王志华告诉记者,每年开海后,父亲王悦武都会在渔家宴对面东侧的龙湾近海捕鱼,“打啥我们就卖啥,同样的鱼成本低,价格更便宜。”

 ▲王志华展示自家渔家宴的新鲜海鲜。记者 李亮 摄

特色渔家宴是王家台后村的主导产业,全村经营渔家宴的居民有近百户。“‘第一手’海鲜是我们村渔家宴的独有特色,现在旅游旺季即将来临,我们村旅游的好口碑就看这时候。”王志华说。

▲龙湾美景。记者 李亮 摄

东临龙湾,南靠千古名胜琅琊台,丰厚的历史沉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王家台后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王家台后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文化引领,不断壮大渔家宴、民宿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家民宿特色乡村旅游点,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带动发展道路,去年入选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在琅琊台景区西侧,记者看到,琅琊镇石家村往日年久失修的瓦房已完成了外立面翻修,秦汉元素的融入让这里的建筑焕然一新。“这些房子之前大多处于歇业、荒废状态,现在对当地民房和琅琊台景区建筑风格进行了一体化改造,未来将依托琅琊台景区进行商业化运营,发展文旅周边产业,实现景区二次消费提升与周边社区居民就业增收的融合发展。”黄绍静告诉记者。

近年来,新区全力推进琅琊台区域资源整合和开发,逐步形成了以“海上仙台,东方古渡”为形象定位的度假产品发展格局。今年,新区将全面促进琅琊台区域产业发展,全面整合龙湾、琅琊台、斋堂岛、琅琊港等区域资源,深入落实“村+湾+台+岛的布局,对王家台后、琅琊台景区、斋堂岛等地同域开发”的要求,推进文化旅游、康养医养、乡村振兴、新型渔业、海岛民宿等产业发展,聚力打造琅琊台区域高端文旅康养产业集群。

百年青岛,千年琅琊,琅琊文化在青岛的大地上留下了无比厚重的足迹,像一面不朽的文化旗帜,在历史的沧海变迁中传承至今。可以预见,琅琊台全域旅游必将芳容明艳。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