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自贸片区:全省率先开启药食同源进口业务
平均每千吨进口货物可节约成本约30万元!青岛自贸片区——
全省率先开启药食同源进口业务
近日,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会同青岛海关、市口岸办、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开展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的试行意见》,在全省率先开启了贸易类企业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
长期以来,我省调味品生产企业对小茴香、肉豆蔻、枯茗子等调味品香料需求巨大,但由于这些调味品香料既属食品也属药品,试点改革前在进口环节只能作为药品用途报关通关,程序较复杂。按照改革试点方案,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口药食同源试点商品时,凭六部门联审出具的《药食同源商品进口用途证明》、进口提单、装箱单等材料,海关核验无误后,可快速为企业办理进口商品通关手续。制度创新的赋能,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据企业统计,平均每千吨进口货物可节约成本约30万元,为山东打造全国进口调味品集散中心注入新动能。
与国内其他已经开展试点的地区相比,此次青岛自贸片区推出的改革试点方案扩大了试点对象,实现全方位标准、透明。按照国家药监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制定的《进口药品目录》和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将上述目录名单重合品种,且符合国家海关总署关于《准予进口中药材种类及输出国家地区名录》要求的品种确定为试点品种。依据注册地、经营资质、企业信誉及贸易额或产值等情况评估注册在青岛自贸片区内的贸易类企业和生产加工类企业,符合相关要求的非涉药企业可确定为试点企业。
同时,此次改革实现了部门联动,全流程规范、严密。从试点企业申报、审批管理部门初步审核开始,多部门协同联动、同步信息,缩短了审批时间,加快了通关验放进程。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