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珠海街道双凤街社区欧美家园小区绿植繁茂,路面干净整洁,居民三三两两地散步、休憩,充满着温馨和谐的气息。“过去,小区环境卫生不太好,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大堆,居民连物业费都不愿意交。现在,大家伙儿却都觉得住在这里安心、舒心又放心!”居民刘晓娥高兴地说。

从环境差、矛盾多到环境优美、和谐宜居,欧美家园小区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日前,记者来到该小区,探寻这个“大家庭”的幸福密码。

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据了解,欧美家园小区建成于2002年。2019年前,因物业公司经营管理不善及历史遗留问题,小区环境脏乱、管理混乱、人心散乱。

“为解决居民们的烦心事,我们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社区治理主线,积极推动党组织链条向小区延伸,将治理重心向小区下移。”双凤街社区党委书记沙晓东表示,双凤街社区党委在欧美家园小区深化“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联户党员-社区居民”组织链条,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委员,让党支部扎根小区。同时,为小区评选出的“党员中心户”进行授牌和业务培训,充分调动其上联党支部、党小组,下联党员、居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优化提升。

今年4月,新区组织开展了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征集意见活动。接到征集通知后的2天内,欧美家园小区就统一了226户居民的改造意见。高效的工作得益于党建引领下的小区“微治理”。据悉,双凤街社区探索建立“党建+业委会”小区治理模式,积极鼓励引导在职党员和退休党员干部参选小区业主委员会。此次意见征集期间,小区业委会充分发挥其成员身处小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用最短时间完成了统计。

红色物业

老旧小区焕发生机

曾几何时,欧美家园小区因物业管理不善导致车辆无序乱停乱放、绿化无维护、小区门禁系统瘫痪、卫生状况不佳……一系列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居民怨声载道。并且由于物业费收缴率低,使得物业企业也不按合同执行服务标准,小区管理陷入恶性循环。

2019年,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监督指导下,欧美家园小区以业委会为核心,实行小区自治,并将小区物业更换为城乡物业。双凤街社区积极探索“红色物业”基层治理工作模式,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业主提供贴心服务。

欧美家园小区物业经理陈晓梅休假期间仍不间断关注并协调解决居民的烦心事;经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规划,现在小区内车位充足、居民停车有序;小区内增设道闸门禁、路灯,一些公共部位也得到修缮提升……如今,部分居民出租房子时,会将自家钥匙交由物业经理保管;小区物业费由每平方米0.5元提升至每平方米0.65元,收缴率却达100%……

“‘红色物业’的暖心举措让居民对物业的信任度、配合度大大提升,让老旧小区焕发出新活力。”沙晓东说。

“三驾马车”

共建共享和谐家园

双凤街社区还秉持“居民事情无小事”原则,积极推进居民自治、协商议事、区域共治“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同轴运转,推动小区事务共商、服务共抓、问题共管。

为提升业主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欧美家园小区党支部定期组织热心居民参加由网格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物业工作人员等群体共同参与的“街坊邻里拉拉呱”网格自管会,引导居民对小区事务建言献策,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今年以来,网格自管会已自主协调解决乱堆乱放、下水道堵塞、房屋漏雨等问题10余件,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自管会表达诉求、寻求帮助。

与此同时,欧美家园小区还推行难事急事社区“1+4+N”协商议事机制,即每季度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社区环物委、业委会、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四方及在职党员、党员中心户、居民代表、律师等共商共议,解决小区治理难题,实现小区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2023年以来,小区内开展议事协商6场,协调解决小区车位规划、电梯故障等民生事项13件,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