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整洁、楼宇明净、长椅上休憩的居民自在悠闲……5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珠海街道铁橛山路社区的书香泮城小区,一幅温馨的生活图景映入眼帘。

近年来,铁橛山路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健全完善党组织架构、汇聚多方资源力量积极参与小区治理、搭建“民事民议、共建共治”议事平台等举措,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完善组织架构

织密治理网络

“社区工作关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共治,是破解小区治理难题的有效密码。”铁橛山路社区党委书记丁元泉说,社区党委积极推动党组织在小区内织网扎根,让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有“主心骨”。

“近年来,社区逐步健全完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联户党员-社区居民’的社区党组织架构,推动‘支部建在小区上’。”丁元泉说。针对社区网格“网眼”过大、工作力量不足等问题,铁橛山路社区将原有网格以居民小区为单位重新划分,设置为2个网格,组建了小区网格党支部及小区党支部。

有了“主心骨”,下一步就是建好骨干队伍。丁元泉说,社区积极推动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行、标准化建设,在社区“两委”成员、离退休党员、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党员居民中选任党支部书记,并精准落实每个楼栋至少确定1名党员中心户的原则,科学设置76户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全部挂牌亮明身份,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民意收集、帮办代办、扶弱帮困等工作,打通“一户带一楼,一楼带一网”的红色脉络,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全覆盖。

汇聚多元力量

真情为民服务

前不久,家住书香泮城东园的居民反映,小区南侧围挡内长期堆放着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不仅不美观,还有臭味,很闹心。接到诉求后,小区网格员李佳艳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核实情况后立即上报社区党委书记,并联系书香泮城物业经理。

得知这块区域的垃圾是因为权责管理问题得不到解决才出现的,李佳艳立刻开展沟通协调工作。在李佳艳的不懈努力下,原应由开发商来负责的区域,现由物业负责完成建筑垃圾清运工作。

垃圾问题解决后,环境变好了,居民的心情也舒畅了。今年以来,铁橛山路社区坚持以便民利民为导向,汇聚多方资源力量积极参与小区治理。为推动力量下沉,社区在书香泮城小区实行“熟、联、帮、情”四字工作法,即熟悉网格情况、联动网格资源、帮扶困难居民、真情为民服务,进一步提升网格服务水平。

此外,书香泮城小区还形成了党支部书记、网格员、协管员、党员楼长四级联动,建立“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长效工作机制。整合小区党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及商铺员工等热心参与小区治理的人员,并根据他们专业特长进行分类,助力小区治理,提升治理质效。

搭建议事平台

共建共治共享

今年年初,铁橛山路社区在书香泮城小区搭建“民事民议、共建共治”议事平台,引导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

“为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发挥民主协商的社会效能,我们搭建了一座‘聚福议事亭’,固定每月17日为‘聚福议事日’,把居民事交给居民议、居民情讲给居民听、决策让给居民定,打造居民身边的党建宣传阵地和议事场所。”丁元泉说。

在议事亭内,居民提问题,社区、物业、在职党员、联建共建单位、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多方议办法。能现场解决的,立即现场解决;能通过协调解决的,社区、物业牵头协调解决;对于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后期集中梳理商定解决办法并持续跟进,促使议事成果落地见效。

此外,为畅通社区与居民的沟通渠道,在“聚福议事日”基础上,社区同步开展“书记开放日”活动,社区党委书记定期在议事亭内坐班,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积极回应居民诉求。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停车秩序、房屋漏水等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80余件。

下一步,铁橛山路社区将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打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