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卫街道:浓浓民俗风,满满烟火气
威风凛凛的祥龙翻腾起舞,优美灵动的扇子舞动感十足,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震撼人心……5月15日,伴随着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灵山卫街道第八届城隍庙庙会热闹开幕,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参与互动。庙会期间,市民游客可以听小曲看大戏、品美食赏非遗,沉浸式享受民俗盛宴,感受浓浓烟火气。
灵山卫城隍庙庙会历史悠久,可追溯到600多年前。它不仅是卫城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风水宝地”,2015年还入选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活动现场,舞龙、威风锣鼓、太极扇、腰鼓、广场舞、健身操、乐器演奏等精彩表演轮番上演,引来观众阵阵喝彩。演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伴随着欢快的鼓点、踏着整齐的步伐载歌载舞,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民俗文化大餐。
茂腔作为西海岸传统地方戏曲,发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小调,素有“胶东之花”的美誉。此次城隍庙庙会也将茂腔表演搬上了舞台,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小姑贤》《墙头记》《龙凤面》等剧目。演员们身着戏衣、头戴珠翠,以声情并茂的表演、扎实的功底和精彩的唱段将观众一次次带入到戏曲的故事情节中。现场观众热情高涨,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除了观看表演,市民游客还可以在庙会现场品尝凉皮、烤肉、棉花糖等各色小吃,尽享舌尖“盛宴”。
此外,本届庙会还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设置了螺钿、扎染、珐琅掐丝等非遗技艺展示摊位,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各类非遗项目衍生出的文创产品也是琳琅满目,引得人们争相购买。
“早就盼着庙会开幕了,这里不仅能看到各种民俗表演,还能购买各种文创产品,让我感受到了儿时赶庙会的那份喜悦和惊喜。”家住灵山卫街道的薛女士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随着城隍庙改造更新、保护修缮,灵山卫街道在保护传承与活化传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市民游客文化体验,让城隍庙成为了灵山卫街道具有唯一性、独特性、难以复制性的文化和城市景观新地标,也让古韵卫城焕发出新的活力。
灵山卫街道依托人文优势,将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和现代时尚深度融合,坚持以节为媒、借会增收,策划举办四季联动、贯穿全年的特色节会活动,以“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丰富文旅供给,激发文化消费市场活力,推动全域旅游热起来、文旅消费旺起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