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辅助诊断1000余个临床常见疾病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3日讯 为筑牢基层卫生服务保障网底,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近日,青岛市“卫生健康服务在基层”主题宣传活动在胶州市举行,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网络大V等20余位社会各界代表先后参观了里岔镇里岔卫生院、铺集镇中心卫生院,体验了通过数智赋能基层医疗,给群众看病就医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胶州市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存数据”“跑数据”“用数据”的能力,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烦心事”。据介绍,胶州市在国内率先引进“百名院士百亿基金”DUCG研究成果,并在全市18家基层单位及500余家村卫生室推广应用,辅助医生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快速、精准的检查和诊断。目前,临床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知识库已经增加至50余个主诉症状、1000余个临床常见疾病诊断,疾病诊断认同率达到99%以上,累计使用量突破70余万例。
此外,胶州市整合辖区影像、心电资源,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需求,全面升级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实现“基层做检查、市级专家下诊断”,有效突破距离瓶颈,群众在基层即可享受到市级专家诊疗服务。2023年,胶州市开展远程影像和远程心电诊断2.53万例。胶州市还立足失能失智人群、母婴家庭等群体的健康需求,持续加大护士培训力度,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为群众提供黄疸检测、留置胃管、留置导尿、伤口换药、母婴护理等居家上门服务。全胶州市20家医院通过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群众突破1000余人次。
此外,胶州市还建成了“健康云数据中心”,为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数据存储、系统部署等服务。目前,已有100余万名居民新发生的健康数据抽取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居民健康全过程数字化记录、系统化管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青岛市率先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
当天,各界代表们走进里岔卫生院看到,“医防融合”健康门诊集全科门诊、家医签约工作室、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健康驿站、体检中心、三高基地(慢病管理中心)六大功能于一体,为群众提供医防融合专业化医疗服务。卫生院的“安宁疗护中心”有床位30张,配备医用病床、呼吸机、吸痰机、除颤仪、心电监护机等先进医疗救护设备,由医生、护士、康复师、志愿者、护工组成的专业团队,从失能人员实际和特殊需求出发,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功能康复、社会支持在内的全天候、全方位专业服务。
各界代表们还参观了铺集镇中心卫生院健康管理服务中心、三高诊室、内科门诊、名医基层工作站、影像科远程会诊中心、中医科、公共卫生科等,观摩了慢病随访服务流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筛查流程、慢性病筛防与长效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胸痛卒中单元建设情况、影像远程会诊情况等,体验了健康一体机及中医把脉、推拿等服务,深刻感受到了就诊流程优化带来的便利。
据介绍,青岛市作为全国唯一同时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的城市,肩负着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任务和使命。2023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社会各界代表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沉浸式体验活动,让社会各界代表现场感受医疗卫生机构行业的工作特点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日常,同时也组织卫生系统工作人员体验患者的就医感受,更加了解群众的期许和要求。本次活动围绕“卫生健康服务在基层”主题,让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成果、服务内容、惠民政策、便民项目和创新举措,就近享受到优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杨小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