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7月3日,西海岸新区召开“奋进西海岸”民生福祉(医疗健康)新闻发布会,区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新区在医保领域取得的成就。

自2019年组建以来,西海岸新区医保局紧紧围绕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力强保障、深改革、优服务,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健康福祉。

惠民为本

稳步提高医保待遇保障水平

民生是“考场”,人民是“考官”。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医保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一直以来,新区不断深化医保改革、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经办服务,把更多的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更优的便捷服务集中到群众“指尖上”、更暖的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坚持参保扩面广覆盖,区医保局组建5年来,新区基本医保参保人数由141万人增至167万人,净增长26万人。居民参保个人缴费连续五年未上调,财政补助连续提高,成年居民财政补助由760元增至850元,少年儿童、大学生财政补助由680元增至770元。实施困难人员参保分类资助,实现贫困人员参保率、补贴率、政策落实率三个100%。

提升待遇保障水平。健全待遇保障机制,5年来,累计为2364万人次提供一站式、无感化医保结算服务。职工门诊待遇持续提标,职工参保人年度支付限额由1120元提高至6000元以上;门诊慢特病病种持续扩围,由56种增至80种;生育待遇保障持续提高,参保女职工产前检查费补助由700元提高至1600元,参保居民生育医疗费支付标准由800元提高至3000元,切实减轻参保职工生育负担。

打造长护险新区样板。推动新区长护险健康发展,长期护理机构总量达到102家,惠及4万余名失能失智人员。新区聚焦医养康护融合发展,创新医养机构一体化运行、参与主体多元化保障、经办队伍专业化建设等“三化”机制,提升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效能,有效减轻失能失智人员照护、经济双负担。

改革为要

最大限度发挥基金保障效能

落地药品耗材集采。扩大医保药品耗材目录,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耗材增至627类,430种国家谈判的“天价药”“救命药”全部纳入“双通道”管理。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常态化组织39家机构参加国家、省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28批次,累计集采药品732种、耗材32类,平均降价分别超50%、70%。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高效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机构纳入全病组DRG付费,其他住院定点机构实施7个常见病组按DRG付费,基金覆盖率达85%以上,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个人负担稳步下降,形成“医、保、患”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支持中医药发展。推动9家定点医院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将小儿咳嗽等20个病种纳入支付范围;实施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改革,推动区中医医院等6家医院开展24个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扩大中医药医保报销范围,药品目录中中成药有1390种,占比约45%,助力中医药事业发展。

服务为先

努力提升参保群众幸福指数

医保服务更便捷。深化医保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综合柜员”经办模式,实现医保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区医保局荣获全省首批“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窗口”单位。新区构建“区-镇-村”三级医保服务体系,高标准建成1336处医保工作站点,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高效的服务。

医保办事更高效。着力推动医保“高效办成一件事”,建设西海岸医保小程序,搭建智能导航、云客服等模块,实现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事项网办掌办;简化办事流程,实现生育津贴等多项医保服务“免申即享”;推动服务效能向“即时办”提速,47个门诊慢特病病种院端办;打造医保热线,实现4项业务“电话即办”,累计接听电话超30余万次,即时接通率超98%。

医保结算更便利。着力扩大异地联网结算范围,实现住院、门诊慢特病、普通门诊双向联网结算,全区221家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全部开通直接结算服务,筑牢异乡“医”靠。加快医保码普及应用,395家定点医疗机构支持医保码使用。拓展医保线上支付,区人民医院等6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实现医保床旁入院办理和床旁出院结算,14家定点机构实现医保移动支付。

站在新起点,区医保局将积极践行“先行先试、善作善成、追求卓越”的新区精神,在奋进新征程中展现“打头阵、当先锋”的新担当新作为,以更加精准有效的举措答好、答优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必答题,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