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卫街道:一抹“志愿红”,红透星光岛
今年以来,灵山卫街道星光岛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探索形成了“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居民响应”的基层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增进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
构建志愿服务“星模式”
星光岛社区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创新建立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模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志愿红”成为基层治理最温暖的底色,党组织成为链接居民、整合资源、推动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
星光岛社区联合多个社会组织和单位,组建了一支由145名社区党员及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根据实际需求,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环境保护、医疗保障、便民服务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服务机制,通过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志愿者工作小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和持续性。
星光岛社区党委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号、业主群、宣传栏、社区星光影播厅视频号、岛主议事会、岛情直通车等多种形式,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力,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形成了“党带群、群促党”的良性互动。同时,定期收集居民意见,了解居民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实施“友好相伴 童创未来”、邂逅星光岛、星光艺术团歌舞培训演出以及星光社群主理人领办项目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星光岛社区制定了新的激励体系,不仅对新加入的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还建立了完善的总结与表彰体系。每半年进行一次志愿服务总结大会,评选出“优秀志愿者”和“服务明星”,纳入“星光岛社区优秀志愿者名册”。这些举措不仅是社区对优秀志愿者的肯定,更是一种精神的鼓励,激励更多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温情社区
当好服务群众“排头兵”
为更好满足辖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星光岛社区秉持“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帮助、为青少年进行兴趣辅导、为就业人群构建自我提升平台、为所有居民安排文化活动”的理念,持续优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方式,做实做细“全年龄阶段”志愿服务,切实提高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针对社区老年人较多的情况,星光岛社区党委发起了“温暖到家”行动。志愿者们通过上门走访,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并为老人们提供打扫卫生、代购生活用品、陪伴聊天等服务,让老人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为了满足辖区居民不断提升自我、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星光岛社区党委发起“技能提升与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项目,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开展AI人工智能讲座、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20余场培训课程。同时,星光岛社区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不定期组织开展大合唱、书画展、舞蹈班等形式多样的居民文化活动,让居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为推动辖区青少年和儿童的全面发展,星光岛社区党委联合星光治理合伙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辅导和兴趣活动。党员教师和有特长的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开设了免费的考前辅导和81门夜校课程。社区还组织开展了“暑期安全教育”“反校园欺凌”等专题讲座,增强辖区青少年和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时,为解决暑期家长“看护难”的问题,星光岛社区推出了儿童公益暑假托管服务,为孩子们提供全程陪护和指导服务,让孩子们在体验科学实验、科普讲座、体育锻炼等多彩课程的同时,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居民自治
激活志愿服务“新引擎”
为了提升志愿者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让他们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实现从“服务者”到“参与者”的转变,星光岛社区通过选拔优秀志愿者成为社区议事会的居民代表,参与社区重大事项的讨论与决策,使志愿者的心声能够反映到社区治理中。
星光岛社区还鼓励和支持志愿者成立或加入各类居民自治小组,自主策划和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养。
此外,星光岛社区多措并举,通过设置志愿者积分制度,建立了包括志愿者注册、培训、实践、表彰等多环节在内的志愿者成长体系。志愿者根据服务时长和服务质量的累积,以积分兑换社区提供的奖励或星光治理合伙人的服务,如免费体检、夜校课程学习券等。这样的积分制度不仅激发了志愿者的参与热情,还增加了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获得感。通过一系列举措,星光岛社区成功打造了一个从入门到精通、从个体到集体、从学习到实践的志愿者成长链条,促进了志愿者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也为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以党建引领社区志愿服务,不仅是服务居民的中心环节,也是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下一步,星光岛社区将不断创新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