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街道:小苹果“映红”乡村振兴路
金秋时节,滨海街道新航社区大新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田间地头弥漫着苹果的清香,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0月16日一大早,63岁的果农王燕斌就走进了自家果园,开始了采摘工作。今年,他的3.7亩苹果园喜获丰收,预计能产出1.5万斤优质苹果。“比起过去种玉米、红薯,种苹果的收益更高一些。”王燕斌一边采摘苹果一边告诉记者,“河北的客户已经连续四年买我的苹果了,年年都要400多斤。今年他们提前下单,让我先准备160斤。”
记者采访了解到,像王燕斌这样的果农在大新庄经合社还有20多户,他们种植的苹果品种主要为明月、冰糖心、红星、王林、玫瑰香等,全村苹果年产量在9万斤左右。近年来,大新庄的苹果凭借优良的品质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也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直播带货
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兄弟姐妹们早上好,今天咱们继续在苹果园里直播,带你们看看这些挂满枝头的‘绿宝石’……”当天上午8时30分,带货主播于国栋在王燕斌的果园里架好手机,开始了直播。伴随着他和搭档生动有趣的介绍,直播间瞬间涌进了大量观众。
于国栋摘下一个苹果热情地向直播间里的观众介绍道:“这款明月苹果非常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它口感清爽、汁甜肉脆,咬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说着,他“咔嚓”一声掰开苹果,向观众展示里面的果肉,“今天特价,小果15.8元4斤、中果19.8元4斤、大果35.8元4斤。咱们的苹果都是现摘现发,现在下单、立即采摘,下午就能发出。”
经过于国栋的介绍,直播间里的不少网友纷纷下单。随后,于国栋拿起手机,一边切换摄像头一边说:“现在带你们溜达溜达,看看这满园的新鲜苹果。你们瞧,果园园主正在帮大家现场采摘呢。”
直播结束后,果园内堆满了刚采摘下来的苹果,王燕斌和工人又马不停蹄地忙着打包、发货。于国栋告诉记者:“直播效果一天比一天好,刚开始直播的时候,每天只能卖出去一二十斤,现在一天能卖出去500多斤。”
除了苹果,于国栋还考虑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助力经合社其他农产品销售,帮助更多村民增收。他说:“大新庄不仅有苹果,还有优质的蔬菜和苗木,希望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大新庄,助力大新庄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产业多元
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除了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大新庄经合社还引进了华美蔬菜基地。该基地占地100多亩,不仅可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4万元的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农忙时,基地每天提供30到40个临时岗位,农闲时也设有4个固定工作岗位。
“以前农闲的时候,想挣钱就得去外地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庭。”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李美霞对记者说道。
大新庄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逄金科介绍说,过去大新庄以农林业为主,但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林果业、畜牧业为特色的多元化支柱产业,这一转型有效推动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他还表示:“未来,我们不仅会继续帮助果农拓展销售渠道,确保苹果卖上好价钱,还将积极引进更多优质农产品项目,进一步推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招引项目
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大新庄经合社通过重新整合土地资源和招引农业项目,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前,村里正在进行450亩土地的清理整合工作,计划于10月31日前完成土地交接,并于11月1日启动地上附着物清理工作。整合后的土地将被重新规划,用于招引更多优质农业项目。
新航社区党委书记李沛林表示:“整合土地不仅是为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更是为招引农业新项目奠定基础。目前,经合社里1300余亩机动地中已有240亩用于苗圃项目,成为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收入水平也会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农业项目招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李沛林对此满怀信心:“我们要把大新庄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土地的潜力变成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引进更多优质农业项目,不仅让村集体增收,更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小苹果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农业项目招引为大新庄铺就了更加稳固的振兴之路。相信随着更多优质农业项目的落地,大新庄的产业格局将更加完善,村民的生活也将越来越美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