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灵山卫街道召开2024年度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总结大会,表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十佳调解品牌”“十佳调解案例”“十佳调解员”。自2023年11月以来,灵山卫街道高标准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积极构建“七调”(警调、社调、民调、访调、裁调、检调、诉调)联动调解格局,探索多元、高效解决基层矛盾纠纷新路子,绘就善治卫城“新枫景”。截至目前,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236起,推动民生诉求量同比下降28%、信访量同比下降10.9%、诉讼量同比下降80%。
创新源头治理体系
实现“诉求有门”
  “前哨防线”与“堡垒枢纽”相衔接。在社区治理最薄弱、最前沿的区域,灵山卫街道创设“卫民哨”,建立最前沿的问题收集机制、最快速的响应处置机制、最大化的矛盾吸附机制。同时,统筹街道社会治理办、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等4个部门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打造基层治理的核心枢纽、坚强后盾。
  “线上接诉”与“线下接访”相贯通。紧抓群众诉求反映线上、线下双渠道,针对线上诉求,实施“回访重办”“高频事件”和“回头看”三大攻坚行动,推动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针对线下群众来访,推行“一口受理、精准分办”工作机制,责任单位第一时间面对群众、奔赴现场。
  “接诉即办”与“未诉先办”相结合。灵山卫街道聚焦诉求响应,紧盯“早”“快”发力,推进“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创新搭建“书记下午茶”等新型对话载体,及时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烦心事”。充分发挥网格员、党员中心户、楼栋长等“探头”作用,深入排查整治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切实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创新矛盾化解体系
确保“化解有道”
  建立三级化解机制。灵山卫街道秉承“就地化解”工作目标,建立“网格、社区、街道”三级矛盾化解体系。“网格”主“调”,强排查、抓苗头、除隐患;“社区”主“解”,搭建议事调解平台;“街道”主“攻”,“一案一策”、攻坚突破。
  健全激励引导机制。为推动一批历史遗留“疑难杂症”实现破冰,灵山卫街道出台《矛盾纠纷化解经费管理办法》,统筹135万元,设立“社区、合作社矛盾纠纷化解专项经费”。
  建强多元调解队伍。灵山卫街道健全完善“政法力量+专业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力量”队伍体系,在全区首创试点“公调对接”“诉调对接”融合模式,街道诉讼量同比下降80%。同时,将辖区划分为520个微网格,积极动员业委会成员、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成立人民调解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创新赋能增效体系
加码“平安建设”
  用“品牌特色”擦亮“平安底色”。灵山卫街道坚持因地制宜,加强社区调解员队伍建设。同时,聚焦劳动争议、医患纠纷、房产纠纷等多领域矛盾纠纷,培育形成“卫民解薪愁”等5个专业化行业调解品牌。
  用“法治指数”提升“平安指数”。灵山卫街道坚持以法治筑牢长治久安之基,将200余名调解员纳入“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用“数智引擎”加码“平安建设”。为强化数智赋能,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灵山卫街道投资400余万元打造东方影都智慧安防社区,实现人口治安、业态经营的智慧管理。同时,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智慧派出所,打造智慧指挥、智慧防控、智慧服务的新警务模式,实现长效“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