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校展示活动,在西海岸新区港头小学举行。

作为青岛市首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校,港头小学校长李殿清在现场就课程基地建设经验进行了经验分享。在优质课堂展示环节,该校教师苗亚洁和孙苑绮分别带来《跟着节气去探究》主题下的冬至和大雪节气的探究课。两位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有趣的互动,展现了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引导学生探究节气文化。在考察环节,与会老师参观了港头小学的社团展示和校内研学基地——辛安民俗博物馆,观摩了无人机、赛车足球、3D打印、科学实验、泥塑、石头画等社团活动,领略了港头小学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青岛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孙公刚对港头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尝试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全市各学校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以港头小学为模板,做出自己的特色,将课程价值发挥到最大,让更多学生受益。

自2022年7月获评青岛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校以来,港头小学坚持问题导向、学科融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为育人目标,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出发,借助学校综合实践传统项目开展“研究性学习”。

“每一个课题的研究,我们都会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立项。学生们会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从自然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然后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在实践探索中收获真知。”李殿清介绍。

每年的寒暑假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黄金时段。2022年,港头小学“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乡土文化等领域;2023年,主题涉及传统节日、生活用品等方面;2024年,主题包含探寻我的家乡、学生电子产品等内容。其中,在2024年的“研究性学习”中,该校教师雒玉君带领学生以“我与爸妈比童年”为课题,让大家探究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家用电器的变化,通过上网查找、请教长辈、参观民俗博物馆等,探寻形形色色的时代印迹。通过活动,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如今,“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港头小学的闪亮名片。学校坚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开发了一系列理念先进、由学生自主参与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体系。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塑造了他们勤奋、合作、分享、尊重的优秀品格。同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得到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