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听老李说,可以用手机缴医保。你教教我怎么操作,以后我就不用出门缴费了。”

“我们楼道里的灯坏了好几天了,麻烦协调物业给修修吧。”

……

2月13日下午2时,由一张特殊的办公桌、几把椅子、一个标识牌和摆放整齐的惠民政策宣传册组成的“移动办公桌”,出现在珠海街道新松街社区银河家园小区。社区党委书记、网格员、物业代表一起来到居民家门口,面对面收集诉求、解决问题、开展政策宣讲。

对于将办公桌搬到小区里的原因,新松街社区党委书记李芳萍解释道:“辖区内高龄老人多、出行不便,而年轻人上班比较忙,平日里老人们‘遇到难事时解决不便’成了难题。为此,社区决定把办公桌搬到小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服务和帮助。”

今年年初,新松街社区党委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根据辖区面积大、居民居住地分散、老年居民较多等实际问题,于2月份启动“移动办公桌”党建品牌服务项目,将每周四定为社区“移动办公桌”服务日,由社区干部驾驶三轮车,载着桌椅、喇叭和便民服务条,轮流到6个小区“摆摊”,面对面倾听居民心声,解决群众难题。

今年81岁的赵东是一名空巢老人,子女平常不在身边照顾,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尤其是家里没人做饭,吃饭成了困扰他的最大难题。在“移动办公桌”旁,赵东向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大爷,我帮您在助老大食堂办一张就餐卡,以后每天中午,社区志愿者都会帮您取餐,再给您送餐上门。”了解赵东的难处后,工作人员现场帮老人联系办理了就餐卡,又联系配餐食堂备注了相关送餐事宜。

“移动办公桌”不仅是为民解忧的服务桌,也是惠民政策的宣传桌。

小区居民王永高听说医保能在网上缴费后,便趁着“移动办公桌”进小区的时机,请工作人员教自己操作方法。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拿出手机,从开启医保缴费应用程序的基础步骤讲起,细致地教老人如何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引导老人核对缴费金额,直至顺利完成支付流程。工作人员在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清晰明了,确保王永高能够掌握操作流程。

“办理准生证需要什么资料,母子健康手册在哪儿领取?”“独生子女补助金怎么办理?”在“移动办公桌”前,不少居民排队咨询,对于每一位前来办事的居民,工作人员都热情接待,并一一做好问题记录、耐心细致地解答。

“对于‘移动办公桌’不能当场解答或解决的问题,我们会整理成诉求台账,在活动结束后向群众反馈事项的进展情况和办理结果,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监督评判。”李芳萍说。

新松街社区这种变“坐等来访”为“下沉接访”的工作模式,及时解决了众多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深受居民好评。

“平时工作忙,有事老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跑太麻烦。现在,‘移动办公桌’搬到了我们楼下,办事便利极了。”银河家园小区居民陈飞宇开心地说道。

“这几天打算去社区咨询事情,结果一下楼就看到社区把办公桌搬到了楼下,社区的服务越来越暖心了。”居民王美芳开心地表示,自己下楼遛弯的工夫,就把要办的事办好了。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看似简单的配置,却因把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而大大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当天的活动一直持续至下午4时,工作人员共办理业务6件,涉及养老认证、医保缴费等;记录居民反馈的问题6项,涵盖物业管理、文化活动需求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移动办公桌’模式,充分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真正做到‘为民服务零距离’,把社区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李芳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