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如何让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一直是区人大代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冀茉的心头事。她表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却难以满足这一庞大群体的需求。为此,她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冀茉建议校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冀茉表示,新区政府部门应牵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定期举办企业进校园活动,让企业导师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冀茉提出设立“红石榴安居基金”的建议,建议用该基金解决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初期的住房和生活难题,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她建议对吸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表彰奖励,在推动民族团结事业进步的同时,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此外,冀茉建议高校加强与基层社区的联系。一方面引导师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服务社区,另一方面发挥“社区大舞台”的优势,使社区成为高校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她还建议新区政府部门加大对产教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冀茉表示。

“针对我提出的建议,新区政府部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冀茉表示,“下一步,我会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为新区教育事业发展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建言献策。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会更加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