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街道将“霜洁冰清”公益茶馆打造为议事品牌,泡上一壶茶,开解矛盾化解纠纷,引得村民自发维护品牌、参与治理;王台街道搭建直播互动平台,把直播带货、服务居民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有机结合;薛家岛街道通过“板凳议事会”架起党群连心桥,丰富联系群众的工作内容和形式……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在基层治理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亮点举措层出不穷,走出了一条更高效、更精准、更有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为“品质西海岸”建设聚合力、提效能。

2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珠海街道祝家庄村的“霜洁冰清”公益茶馆,看小茶馆如何成为公益品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打造品牌

设座待客,倾听交流更有品质

2月10日上午10时,“霜洁冰清”公益茶馆内传来悠扬婉转的二胡声,茂腔演员在戏台上声情并茂地进行表演,老人们围桌而坐,一边喝茶嗑瓜子,一边聊天听大戏。

自2023年底启用以来,“霜洁冰清”公益茶馆便成为周边十里八乡村民们常去的地方。“乡亲们平时就来喝喝茶听听戏,邻里之间唠唠家常谈谈天,久而久之,公益茶馆不仅成了村民们交流沟通的地方,也成为我们倾听民意化解纠纷的平台。”珠海街道梁祝村党委书记刘建伟告诉记者,“村民们在茶馆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有什么矛盾说出来,村干部们劝一劝,一壶茶的功夫,一些小的摩擦也就聊开了。”

以茶馆交流为基础,2024年,祝家庄村建立了民生信息收集研判和预警处置工作机制,村干部化身茶馆“店小二”,每周定期在茶馆与村民聊家常、话村务,倾听群众心声,让群众说话有人听、诉求有人接、矛盾有人解。

祝家庄自然村党支部委员、调解主任卢风臣向记者讲述道,2024年的一天,在与来茶馆听戏的村民聊天时,自己得知了一个关于土地承包款缴纳的线索。“村集体将东南河沿岸部分地块承包给村民,每户大概有五分地。其中一个村民将地私下转给了另一个村民,但谁来缴纳承包费,一直悬而未决。”卢风臣说。

得知此事后,他迅速找到另一个村民了解情况,在确认情况属实后,他与矛盾纠纷调解小组成员一起,将两个当事人叫到茶馆进行商谈。泡上一壶茶,你说说、我聊聊,最终,实际使用土地的村民当场签字,缴纳了承包费,化解了两人的“小疙瘩”。

对于不能及时消除的摩擦,村干部会将收集到的村情民意记录下来,分类整理,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应网格长进行跟进办理,及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严防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泡上一壶茶,倾听民意化解纠纷,这种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开启了祝家庄村基层治理新篇章,小茶馆也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乡村治理品牌,为街道基层治理增添了活力。

据统计,自茶馆开张以来,依托“茶馆议事”平台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累计为群众提供各类咨询60余人次,办理民生实事30余件,极大化解了基层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

提升品牌

搭台议事,解题思路更有品质

“一张桌,一壶茶,不仅拉近了村干部和群众、群众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也让问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了解决,现在谁家有事都愿意到茶馆来评评理。”刘建伟说。

村干部化身“店小二”,一边听民意一边解纠纷,能立即解决的就在茶馆立即解决,对于历史遗留、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以茶馆调解为基础,综治、司法、公安、法律服务所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力争矛盾不上交。

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霜洁冰清”公益茶馆这个乡村治理品牌也被赋予更多内涵,它不仅仅是听民意解纠纷的平台,更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议事厅”。

“我们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提升公益茶馆基层治理品牌影响力,以‘霜洁冰清茶馆议事’为突破口,畅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引导全民参与基层治理。”刘建伟说,2023年,就“如何壮大集体经济”这一热门话题,大家在茶馆内讨论得热火朝天,积极建言献策。

此外,结合人口规模、分布等情况,村两委将祝家庄村划分为10个网格,每个网格由2名党员担任“网格长”,村委工作人员、公益岗人员、退役军人、志愿者等共计100余名人员组成网格员队伍,共同参与新村治理工作,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凝聚了党群力量,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擦亮品牌

携手共护,乡村发展更有品质

如今,依托公益茶馆这个平台,村民实现了从基层治理“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以茶馆为平台,以茶为媒介,汇聚村民智慧,共商乡村治理大计,祝家庄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乡村善治之路,为全区提升社会治理品质塑造了样板。

伴随公益茶馆这个基层治理品牌逐步深入人心,村民们纷纷自发参与到品牌建设和维护中,努力将其打造成叫得响的基层治理品牌。“宋苗苗捐大戏一场(2000元)、王暖林捐款1000元、王顺兰捐车厘子10斤、肖林鹏捐茶叶2提……”记者在公益茶馆的账本上看到,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每天都在更新。茶馆设立一年内,收到各界捐款捐物100万余元。

去年腊八节前夕,村两委决定腊八节当天在茶馆内施粥,村民得知这一消息后,捐赠大米、小米、黄豆、红豆等材料达1300斤。腊八节过后,茶馆继续每天煮粥,为村民及过路群众送上热乎的暖心粥,直至材料用完。

“村里这个公益茶馆,既传承了我们村乐善好施的精神,也为我们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交流的场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这个茶馆了,很自豪,我们所有村民都会好好维护这个茶馆。”村民毕守江说。

如今,村里定期组织村民到茶馆畅所欲言,提出在生产生活、家庭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烦心事和难题,有效凝聚起基层治理多元合力。“下一步,我们将以茶聚力,持续擦亮茶馆品牌,推动茶馆释放更大治理效能,以更有品质的‘基层善治’筑牢农村发展根基,助力‘品质西海岸’建设。”珠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张东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