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法院工作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2024年,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民法院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固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用心用情化解民生纠纷,获评全省“司法为民示范法院”,获评新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先进集体、新区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2024年审结各类民事案件38403件,审理劳动争议、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各类民生纠纷1.2万余件,累计向9600余名当事人清偿工资社保、各类赔偿等款项6.64亿元。

聚焦“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

2024年,新区一名八旬老人薛女士因房屋所有权问题被子女告上法庭。区法院受理案件后,办案法官王振勇多次上门走访,深入了解案情,结合案件证据综合考量,认定双方当事人已分户,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

在裁判文书中,法院特别指出,本案原、被告系母子关系,原告作为子女,赡养被告为其法定义务,应当确保被告老有所居,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案件处理完结后,薛女士向区法院送来了一面锦旗。

在一起涉九旬病危老人家庭纠纷中,法官到病房调解化干戈,促成老人与八年未见的子女团聚,一家人重归于好。子女陪伴老人安然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让亲情不留遗憾。这一案件获评全市法院“小案不小办”一等奖。

“小家”和谐,“大家”才能安定。2024年,区法院多措并举守“小家”和谐、护“大家”安定——

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纠纷832件,与区关工委、区检察院等共同打造跟踪帮教、心理干预等多个教育基地;创新运用家庭教育令、关爱提示单等,督促100余个家庭切实担负子女教育责任;为30余个离异家庭安排远程视频探望子女90余次,让关爱“触屏可及”;

坚持矛盾化解与情感修复并重,妥善审理婚姻家事纠纷1821件,与区妇联携手开展调解,促进490余个家庭重塑和睦;  

切实维护女性合法权益,联合公安、民政、妇联等八部门构建“反家暴联盟”,及时向13名遭遇滋扰威胁的妇女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其中一个案例获评由市委宣传部、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联合发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典型案例。

破解执行难题,兑现胜诉权益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满意度的关键环节。区法院以破解执行难题为突破口,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执行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查人找物难”这一执行工作痛点,区法院在持续开展凌晨、周末集中执行行动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线上优先、线下集约”改革举措。通过研发“青西联执”小程序,构建起覆盖45个政府部门和镇街的联动平台,执行联动机制“线下”转为“线上”,系统数据交换替代“人工上门”,实现农村土地房屋、工商登记、社保、公积金等财产线上查封。改革后,财产查控质效显著提升,保全现场办理事项较改革前减少74%,切实提高了执行效率。

在具体执行工作中,区法院坚持“依法强制与善意文明相结合”的原则,2024年全年执结案件19310件,腾退土地及厂房110万平方米,执行到位金额约28亿元。通过综合运用“失信”“限高”等惩戒措施,成功督促8863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履行法定义务。同时,深化“执破融合”机制,将15家资不抵债的被执行人导入破产程序,累计清理案件270件,“执转破”案件数量位居全市法院首位。

为提升执行财产处置效率,区法院大力推进网络司法拍卖工作。2024年共推进1673起案件、价值29.4亿元的标的物上网拍卖,溢价率达26%,位居全市法院第一。特别是在欠薪治理方面,开展暖冬专项执行行动,累计为农民工兑现薪资5811万元,切实将百姓胜诉权益兑换为“真金白银”。

为群众减负,提办案质效

基层法院作为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前沿阵地,始终站在为民解忧的第一线。为切实减轻群众的诉讼负担,区法院以“如我在诉”的司法情怀,打造出一条司法为民的“高速路”,让公平正义以更温暖、更高效的方式照进现实,实现群众减负、办案增效的良性循环。

针对道路交通纠纷,区法院打破诉讼案件“立、审、执”业务端口壁垒,联动法院与交警部门相关职能,创新建立“保、调、立、审、执”五位一体办理工作机制,形成“及时保、迅速立、多元调、权威审、有力执”的一体化办案新模式,实现事故理赔“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66%的案件通过速裁程序化解,平均办案天数压缩至1.88天。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2024年,区法院审结刑事案件1617件,判处罪犯2265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3起恶势力犯罪,有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审结诈骗、帮信、洗钱等案件350件,判处罪犯416人,斩断电信诈骗黑色产业链,守牢群众钱袋子,获评全省反洗钱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让司法温度可感可触”不仅是承诺,更是行动准则。今年,区法院将持续做优“公信立院”、做深“质效强院”,以更实举措加强民生福祉司法保障,让公正高效贯穿司法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深化司法为民举措,切实保障群众权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