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强技,能够为职校学生技能水平提升和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创造更好机会。在2024年年底举行的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比赛项目中,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刘兆阗、高诚杰、刘易轩组成的团队获得一等奖。这是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继2021年、2023年在省赛该项目获得一等奖后,再度获此殊荣。日前,青岛市招生考试院对2025年职教高考技能拔尖人才进行公示,在上榜的94人中,45人来自西海岸新区,其中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人,位居青岛市中职学校首位。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正是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实战淬金

赛场彰显硬核实力

谈及这次比赛,刘兆阗记忆犹新。“由于比赛场地不在本校,我们对设备情况较为陌生,赛场设备还频繁出现故障,让我们一度慌了神,紧张得直冒冷汗。”但刘兆阗和队友迅速冷静下来,凭借着在日常训练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迅速调整心态,逐一解决问题,最终成功排除所有故障,在全省25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据悉,“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比赛为团体赛,每队3名选手,比赛时长4小时。赛事全面考核参赛选手在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规划、施工组织管理、系统搭建、系统检测验收、智能化监控调试、故障排查与运维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综合检验参赛选手的创新能力与应急处置能力,从多方面检验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备赛期间,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指导老师郭秀玲在学生们的每一场模拟训练赛事时,都会在一旁认真记录暴露的问题,并在训练后进行精准点评,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她还找来其他赛项的同学和老师进行观摩,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并带领学生进行校内观摩、外出学习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参赛经验。

正是平日里的刻苦训练,才让参赛队员在比赛中能够沉着冷静,最终取得好成绩。“非常感谢老师,让我有机会站在省赛的舞台上展示技能,并获得了免专业课考本科的资格。”刘兆阗表示。

后盾坚固

专业建设迭代升级

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竞技赛事,学生们在竞技过程中不断成长,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也把握契机,开设了“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这一新兴专业。该专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既能胜任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运维,又能掌控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运行维护的复合型人才。

据悉,“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这一赛项的竞赛内容每年都有变化,且愈发贴近实际生产需求。2021年以来,赛项更是融入了施工技术交底、施工进度规划、材料进场安排等工程施工组织的核心要素,使得赛题无论是在任务规模还是难度层次上均有显著提升。这一变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艺,才能在赛场上灵活应对各种挑战。而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升和完善专业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体系赋能

打造人才成长生态

刘兆阗表示:“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前沿技术,夯实专业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郭秀玲介绍,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经常会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学生们可以从不同老师那里学到更多经验。同时,学校还会组织开展赛事赛项观摩、学习活动,邀请有经验的外校老师到校指导,并带领学生到比赛成绩优异的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引领、以培养工匠精神为核心,构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专业全覆盖,学生全参与”的常态化训赛融通体系。通过加大实训力度、举办技能节、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实施课程改革及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等工作,实现学生技能显著提升,为学生未来就业、创业及服务社会积蓄了强大力量。

近年来,新区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发展,能级愈加彰显,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质量职教学校。2024年,新区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39个专业点获省批复,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专业,招生2250人。深化产教融合,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德应用技术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智造人才培养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高职校2门课程获评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6个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入选省级名单,山东职业教育活动周、全省中职学校现场会在新区举办。

2025年,新区将更加注重办好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推进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争创国家级“双优”项目。开展好初中后五年制培养,建强用好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探索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加强职普融通,深化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长学制贯通培养,在产业一线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