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镇:文明润乡土,善治惠民生
优化人居环境,扮靓村庄颜值;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培育文明乡风,促进邻里和谐……近年来,大场镇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持续创新治理模式,让乡村治理更高效、更有温度,成功走出了一条村庄美、治理优、乡风和、民心齐的和美乡村善治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共建共享
人居环境向美而行
近日,记者在大场镇营楼村看到,沥青路面平整如新,胡同巷道整洁有序,手绘墙画美观精致……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措施提升了乡村“颜值”,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大场镇营楼村“德育乡村”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持续推动网格化治理与基层服务深度融合。根据村内实际情况,划分10个微网格,构建“支部发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群网格联动机制,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同时,利用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美丽庭院”评比,设立明确的评选标准与奖励机制,充分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和竞争意识,在全村营造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
大场镇平安法治和社会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夏乾峰表示,大场镇建设“德育乡村”,聚焦党建赋能,以“党建+”全面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乡村“颜值”与“气质”。
共商共议
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日,在三河埠村“议事场”,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扎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现场,志愿者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就婚丧嫁娶简办、邻里和睦相处、反对铺张浪费以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共话文明新风尚。
作为“山东省级文明村”,三河埠村“德育乡村”创新打造“葡萄架下话新风”“廊下议事”等议事场,让村民在参与村庄事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践行文明理念。同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其中,“红袖三河”志愿服务队编排的《彩礼》《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等小戏小品,在全镇范围内巡回演出,有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村的‘银发力量’还带头推进移风易俗,不久前村里为生日相近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既弘扬了尊老、敬老文明新风,又倡导了简办新办的文明理念。”三河埠村党委书记毕纪花说道。
共聚共助
志愿服务暖心惠民
近日,大场镇“德育乡村”联合镇妇联共同开展“春蕾计划”公益活动,志愿者们为春蕾女童送去书包、学习用品等物资,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孩子一直想要个新书包,没想到今天不仅有书包,还有学习用品和运动鞋。”春蕾女童家长感激地说道。
近年来,大场镇“德育乡村”结合基层治理实际,整合网格员、村小组长、驻村工作人员等力量,广泛参与政策宣传、诉求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实现“群众点单、网格接单”模式,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同时,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整合资源开展暖心服务。为老年人常态化提供上门义诊、帮扶代办等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贴心、优质的服务;为青少年开展家风家教、反诈禁毒教育等知识宣讲。这些暖心服务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下一步,大场镇将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大胆探索实践、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全力推动乡村善治,助力乡村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