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街道:坚守传统老手艺,“磨”出和谐邻里情
在黄岛街道组织开展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总能看到融爱民生服务队队员忙碌的身影。2016年3月,高岛路社区的热心退休居民自发成立了这支队伍,最初他们只是免费帮居民磨剪子、戗菜刀。没想到,这一小小的善举,收获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近十年间,他们累计开展150余次志愿服务,还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将温暖传递到了东盐滩、柳沟、斋堂岛街、幸福小镇等周边社区,用行动温暖了众多居民的心。
退休不褪色
服务队不断壮大
2016年3月,黄岛街道高岛路社区的几位热心退休居民,怀揣着对传统手艺的热爱和为居民服务的热忱,自发成立融爱民生服务队。“退休后,我们就想着发挥余热,利用自己磨剪子、戗菜刀的手艺,为大家做点实事。”融爱民生服务队队长台增元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家中剪刀、菜刀等日常工具的保养知识知之甚少,而市面上专业的磨刀服务不仅价格高昂,还难以覆盖到各个社区。看到这种情况,几位老人决定行动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磨剪子、戗菜刀服务。
成立之初,融爱民生服务队仅有5人,但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逐渐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如今,队伍已发展到近20人,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加入进来,让这份爱心事业不断壮大。
坚持做公益
传递满满正能量
日前,在黄岛街道举办的“学雷锋同心筑梦 促团结和美共荣”主题活动现场,服务队队员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早早来到现场,摆放好工具,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居民。
面对居民送来的各式各样的刀具,队员们都仔细查看磨损情况和材质。台增元表示:“每把刀都有它独特的‘脾气’,只有和居民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使用习惯,才能磨出最称手的刀。”
融爱民生服务队的队员们大多有着几十年的磨刀经验。为确保每一次服务都能达到最佳效果,他们不仅熟练运用传统磨剪子、戗菜刀技艺,还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方法、新技术。他们定期养护和更换磨刀石,保证磨刀工具的锋利度和耐用性。同时,队员们还积极向居民传授刀具保养知识,从日常使用的注意事项到定期维护的技巧,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居民孙凤英说:“现在很难看到这么地道的传统磨刀手艺了。经他们磨好的老菜刀,用起来越来越顺手。老一辈常说‘一把菜刀用一辈子’,这不仅是工具的传承,更是咱老百姓生活的一种传承。”
除了磨剪子、戗菜刀,队员们还把服务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队的活动时间通常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方便更多居民参与。无论酷暑寒冬,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活动现场。当居民家中的小家电出现故障时,他们主动帮忙修理;当居民遇到生活中的小难题时,他们耐心倾听并提供建议。他们的无私奉献,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更让社区充满了浓浓的温情,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传承老手艺
盼年轻人加入
融爱民生服务队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他们建立微信群,方便居民预约服务和咨询问题。志愿者们还定期在群内分享磨剪子、戗菜刀技巧以及刀具保养知识,让更多居民了解和掌握这些实用技能。
此外,服务队还积极与社区、学校等合作,开展磨刀技艺培训和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台增元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传统手艺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更多年轻手艺人,也让志愿服务的理念在年轻人心中深深扎根。
面对居民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融爱民生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始终保持初心。他们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将磨剪子、戗菜刀服务拓展到更多社区。同时,他们还将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丰富服务内容,根据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
黄岛街道融爱民生服务队用一把把磨好的刀具,传递着对居民的关怀;用一次次耐心的服务,诠释着志愿服务的真谛。他们的行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在社区中传递着温暖与正能量。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构建和谐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