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诉求受理处置是政府畅通民意、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隐珠街道以开展12345·青诉即办诉求“夏病春治”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完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基层治理体系,扎实为民办实事,不断提高公众诉求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让社会治理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群众,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幸福”。

打开“民心门”

把民生堵点转化为治理亮点

“打开北门后,进出小区方便多了!”3月18日,泰发西区居民王立英站在新启用的电磁感应门前高兴地对记者说道。作为建成20年的工业用地小产权房小区,泰发西区1078户居民长期依赖东门出行,早晚高峰人车混行成为常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小区居民要求开通北门的呼声越来越高。

“小区居住人员众多,开设北人行门能够方便居民进出。”卢家疃社区党委书记徐金明介绍,为响应居民诉求、便利居民出行,社区召开了商讨会议并实地到小区走访查看,在充分考虑安全的情况下,与物业公司协商决定在小区10号楼北侧开设电磁感应人行门。

随后,社区又开展民调工作,在征求居民意见后,有845户居民同意开设北人行门,户数达到法定比例,“开门”进度稳步推进。在街道物业办的支持下,分别给区城管局、区自然资源局、黄岛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等部门发函,协调各部门解决绿化排水、交通安全等问题。相关部门一一回函表示同意及支持,并到现场给予开门指导意见。

“3月5日,我们专门召开了泰发西区居民代表会议,向居民代表详细介绍开设北人行门的工作过程,得到居民代表的广泛认可。”徐金明告诉记者,3月7日,物业开始施工,对小区北门内高低路面找平铺砖、对小门外的路面进行维护等。同时,物业在入口处张贴了“出入小门 注意安全”的温馨提示。

整治“脏乱差”

专项清理助老小区焕新升级

3月11日,朝阳山路社区携手区立医院、隐珠中心幼儿园以及社区在职党员与“两代表一委员”,到正骨医院家属院开展垃圾清理专项行动。

现场,志愿者们利用各类清洁工具,对地面污渍、垃圾死角进行清理。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老小区实现华丽蜕变:公共区域变得干净整洁,公共通道恢复畅通。

据了解,建成于1998年的正骨医院家属院共1栋楼4个单元32户居民,目前属于无物业管理状态。“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目前小区环境卫生无人管理。前期,我们接到多位居民反映该小区居住环境脏乱差。经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发现小区存在污水管道淤堵、井盖缺失,杂草丛生且有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积等问题。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本次专项行动,还小区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朝阳山路社区党委书记李娟介绍道。

李娟告诉记者,为彻底解决居民的烦心事,目前社区正积极对接正骨医院家属院建设与产权单位,讨论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此外,社区还在对居民开展相关调研工作,讨论引入物业保洁的可行性。

开展“夏病春治”

主动出击解多发频发难题

面对季节性、重复性诉求高发的治理痛点,隐珠街道以“青岛市12345·青诉即办”专项行动为契机,创新推出“夏病春治”工作法,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出击。

目前,隐珠街道以2024年相关诉求数据为基准,精准聚焦群众反映集中、多发频发以及满意率和解决率较低的诉求问题,开展“夏病春治”专项行动。

“从3月份的统筹部署,到4-9月份的集中整治和巩固提升,再到10月份的总结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坚持分段有序,细化工作举措,有力推动为民办事工作水平持续提高。”隐珠街道平安法治和社会工作办公室(社会治理)负责人许传超表示,本次行动将坚持标本兼治,强化源头治理,增强各部门、各社区工作主动性,做到“治未病”“抓前端”,实现诉求办理“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提质量”,推动为民办事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转变。

从“小诉求”到“大民生”,从“单一治理”到“多元共治”,隐珠街道以“未诉先办”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的深度变革。如今,泰发西区的“民心门”、正骨医院家属院的“好环境”、街道“夏病春治”的“智慧脑”,共同绘就了一幅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幸福画卷。接下来,隐珠街道将健全完善工作体系,逐一明确目标任务、解决方案、推进时限,定期梳理、总结提升,加强督查调度,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品质西海岸”建设贡献隐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