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街道:“胶新”聚力,厚植青年成长沃土
组建青年干部成长训练营,全面提升青年干部综合素质;成立校地企战略合作发展联盟,有力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开展专场招聘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西海岸新区胶南街道通过强素质、搭平台、优服务,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经济发展、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努力实现青年成长与街道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
强素质、提本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鲜血液”
胶南街道择优选拔180余名青年干部,组建“新锐计划·胶新力量”青年干部成长训练营,开展“七个一”(搭建“一个平台”、结好“一次对”、安排“一次锻炼”、进行“一次风采展示”、参与“一项重点工作”、撰写“一篇调研报告”、组织“一次团建活动”)成长训练提升活动,全面提升青年干部综合素质。结合各营队业务主攻方向,开展“揭榜领单”专题调研,组织青年干部深入5个社区了解基层治理情况,截至目前,已收集居民意见建议100余条,其中约30%的建议已转化为社区治理长效机制,辖区阳光一号小区“一米阳光 在您身旁”服务品牌、“五色阳光”服务理念等均为青年干部提出并实施,为小区治理增添一抹青春亮色。
胶南街道坚持“赛场练马”,选拔30名优秀青年干部担任经合社包联专员,参与集体经济增收、党务工作指导等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帮助经合社解决快递寄存点少、自来水管线改造、进出路口不通等事项50余个。吸纳150余名青年干部组成13支应急突击队伍,以青春力量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针对辖区工业企业集聚的特点,胶南街道积极推动青年干部进企业,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包企干部大走访,12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地解决企业需求。首批选拔9名优秀青年干部到企业挂职交流,累计帮助解决问题30余件,协助完善党建、招聘等规章制度20余项。选聘青年企业职工担任街道“营商环境观察员”,对街道服务进行监督评议,目前已有30余条建议纳入街道营商环境优化举措。邀请海容冷链、五顺汽车等企业的年轻骨干参加街道“链心会”“胶新讲堂”等活动,现场分享对本行业市场形势、前沿动态等专业见解,“以商招商”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
搭平台、重实训
打造成长成才“干事舞台”
为更好地架起合作桥梁,胶南街道团工委牵头,成立校地企战略合作发展联盟,与世纪海佳、海之冠等140余家辖区企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5所驻区高校共同签订联建共建协议,有力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目前,已建成研究生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20余个,累计有2000余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企业实训,将辖区企业资源变为青年人才的“成才宝藏”。
为满足青年群体成长需求,胶南街道团工委联合辖区企业艾特健身、水城路社区开办“胶新青年夜校”,开设健身、瑜伽、书法、心理、法律等公益课程,目前已举办各类活动十余期,为青年发展充电赋能。
胶南街道邀请16支区级志愿服务队伍与辖区5个社区、30个经合社、12家企业结对,成立新区首个“队社企共建联盟”,依托“1+1+N”区域化党建模式,发挥中心企业、社区的带动作用,制定服务需求、项目、资源三张清单。截至目前,组织辖区青年干部、青年企业职工共同开展公益市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扶危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移风易俗进大集、服务助农等活动。
强保障、优服务
赋能青年群体“前行力量”
胶南街道十分关注青年群体就业问题,联合黄海学院等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选聘优秀学子为“校园引才大使”;动态做好辖区毕业生登记,结合“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拓展线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为辖区毕业生“点对点”推送岗位信息;联合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开展“爱我胶南 青春逐梦”暑期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激发青年学子建设家乡的热情。
胶南街道打造“1+1314”(寓意“幸福一家,一生一世”)婚姻服务品牌,开设覆盖婚前、婚后的婚姻家庭辅导课程。建成婚俗文化和家庭教育宣教基地,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文明新风宣传、新型婚姻观宣讲等各类活动30余次。
胶南街道还积极做好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辖区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辖区“90后”企业家、小象优品总经理丛朔获评新区“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人物”;“90后”企业家、艾特健身总经理石林获评新区“最美青年”。
下一步,胶南街道将深化“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联合海容冷链等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高校学科优势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聚力打造青年人才培育新高地,为“品质西海岸”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