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泊里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打造“泊心安里”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品牌,创新实行“1346”工作法,1个中心聚合资源、3“排”措施起底隐患、4“调”方法分层化解、6项策略定纷止争,实现矛盾纠纷全链条排查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绘就新时代基层治理新图景。
1个中心聚合资源
规范高效解纠纷
  走进泊里镇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内秩序井然,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迅速找到对应的服务窗口。“我们以综治中心为核心枢纽,与泊里派出所新港城警务室、董家口法庭诉调对接办公室合署办公。”泊里镇综治中心主任陈曦介绍。
  中心科学划分“接待登记、分流转办、多元化解、回访反馈、智慧管控”五大功能区,构建起规范高效的矛盾纠纷处理流程。推行“常驻+随驻”协同模式,建立“6+X”运转体系,整合综治、公安、司法等6个常驻部门及规建、城管、社会事务等多个随驻部门,有效聚合各类调解资源力量,实现“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化解、一体化管控”全流程服务。
  今年以来,全镇受理法院诉前调解案件、公安移交矛盾纠纷线索45起,依托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录入矛盾纠纷907起,一次性化解率达85%以上。
3“排”措施起底隐患
织密全域排查网
  泊里镇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摸排,创新“警网联动走访排、公众诉求梳理排、行业部门专项排”3项措施,全域起底风险隐患,筑牢平安防线。深化“警格+网格”模式,组建“泊心安里”义警队,创新“6310”工作法,聚焦6类人群,实施摸排、分析、处置3项步骤,队员们每日走访10户,确保每季度进行一次覆盖全域的走访。今年以来,义警队累计走访2.5万户次,排查矛盾纠纷860余起,网格上报各类风险隐患4200余件次。
  此外,泊里镇强化数据预警,对12345热线、市长信箱、非警务类警情等渠道事件,进行“四时段”分析预警,绘制出直观的风险等级“热力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稳定、管业务必须管矛盾风险”的原则,组织各部门每月开展联查,在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期间每周排查。组织开展“遍访工地”专项行动,重点排查化解欠薪欠费类矛盾纠纷,有效避免群体性问题发生。
4“调”方法分层化解
靶向施策提质效
  泊里镇构建起“现场调、自行调、合力调、顶格调”分层调解机制,形成分层过滤、逐级消解的治理闭环,确保矛盾纠纷得到精准高效化解。
  针对一般性矛盾,管区依托“泊心安里”义警队“一线研判”,组织村(社区)调委会、村(社区)两委、五老人员“现场调”,通过“小马扎议事会”“拉呱说事”等村居议事载体“自行调”,发动党员中心户、邻里百家参与调解,让身边人化解身边事,将矛盾解决在最基层。
  对于复杂问题,镇综治中心启动“合力调”,适时召集相关部门会商研判,实行“纠纷众调”。同时落实“以案定补”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调解团队的积极性。在某村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中,承包方因雨涝灾害和疫情导致樱花种植损失严重,无力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镇司法所、泊里派出所、镇法律服务中心组成的“三所联调”团队精准核算损失、平衡双方诉求,最终将费用支付期限由十年压缩至五年,由承包方一次性支付五年承包费并给付利息损失,让这一纠纷妥善化解。
  面对重点问题,泊里镇实行“顶格调”,党政领导包案攻坚。今年以来,镇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12次,组织各相关部门、管区研究调解方案,有效避免矛盾升级,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6项策略定纷止争
解法结更解心结
  泊里镇创新打造“董政委工作室”“初心解薪结”等调解专家品牌,采取“先警示后算账,先会商后调解,先疏导后和解”等“三先三后”6项策略,实现“情理法”并重,刚柔并济定纷止争。今年以来,通过人民调解化解信访矛盾3件次。
  在具体实践中,针对双方情绪激烈、易激化的矛盾纠纷,先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典型案例,增强当事人法治观念,再以“算经济账、亲情账、名誉账”等方式引导其理性解决争议,打消冲动过激念头。纠纷调解前,组织调解人员会商研判,精准锁定争议焦点,制定分步调解方案,确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解中注重心理疏导,通过肯定当事人合理诉求、挖掘双方情感共鸣点,逐步消解对立情绪,消除双方怨气,适时促成和解。
  2024年,村民王某兄妹因土地补偿款分配问题“对簿公堂”,经法院认定为非民事诉讼受理范围后,二人选择信访途径解决问题。中心启动“访调对接”机制,联合法律顾问、相关部门组成调解小组,运用“三先三后”6项策略开展人民调解,最终成功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下一步,泊里镇将压紧压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做实矛盾纠纷全链条排查化解工作,持续擦亮“泊心安里”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品牌,以实际行动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平安西海岸建设贡献泊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