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 QING ZHEN

海青镇乡村振兴综合体






海青镇位于西海岸新区西南端,地处青日潍三市交界,是青岛及新区对外展示形象的西南窗口,同时也是“南茶北引”落地繁衍的地标镇,素有“北茶之源”的美誉。近年来,海青镇立足茶的优势,做好茶的文章,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农业农村全面起势的动力引擎,通过三产融合、产城融合、茶旅融合,开创以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破解茶产业链优势资源分散、农村优秀技能管理人才缺乏等难题,海青镇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会议精神,以“党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理念为指引,建设集党建引领创新、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同兴共富实践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体——北茶商街乡村振兴综合体,创新“521”共富模式,暨“5个教学阵地、2个党组织、1个共富公司”,培育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发展“干教”经济,带动村集体、国企、民企、农户各方互利共赢,走出同兴共富海青之路。




海青镇北茶商街乡村振兴综合体全景

海青镇北茶商街乡村振兴综合体启动仪式

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组织振兴的“新引擎”


(一)建设镇级特色党校,建好一个阵地,树立一个标杆。


将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作为组织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北茶商街平台优势,打造北茶商街镇级特色党校,高标准打造有组织架构、有场地设施、有师资力量、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管理体系,力争建设成为全国镇级党校的旗帜标杆。建设“1个学习课堂+N个实践教学点”的办学场所,依托工委党校教学团队、各级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人物、“田秀才”“土专家”团队组成师资力量,实施镇村干部常态化培训、农村党员轮训等四个专题培训计划,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市委党校副校长展旭杰

与新区工委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陆莹

为北茶商街党校揭牌


(二)建设非公党建联盟,展示一个形象,传播一个声音。


由镇党委牵头组织商街各入驻项目、各村党组织、部分茶企、专业合作社等成立北茶商街乡村振兴综合体非公党建联盟。持续组织开展活动,发挥联盟组织协调能力。先后组织各成员单位参加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斗茶大赛等活动,强化联盟凝聚力。持续探索新型合作方式,共同开发项目。乐茶科技与华忆等5家茶企合作研发杯茶产品,产品在全国打开销路;KOL产业园与其他茶企合作实施助力三农直播电商项目,开发了海青有礼系列产品,成为新区代表性伴手礼之一。目前,非公党建联盟各成员单位共合作开发项目8个,实现了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良好效果。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场成立茶产业链党建联盟


KOL直播电商公司与茶企合作开展助力三农直播电商


(三)建设红帆支部,吸引一个群体,凝聚一个力量。


充分发挥红帆支部作为实体支部培养优秀分子、发展党员、吸纳流入党员作用,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合伙人”,推动党组织的影响力不断延伸覆盖。目前,共掌握6名流入党员,挖掘14名优秀分子为重点培养对象,全部纳入红帆支部管理,常态化参加支部活动,通过党组织的吸引力和组织力,确保综合体各项目人员始终围绕在党组织周围。


红帆支部组织茶二代优秀分子集体学习

红帆支部组织参加主题实践活动


聚焦共同富裕

激活产业振兴的“新动能”


(一)建设干部人才教育基地,兴起一个产业,带动一个产业。


借助国企力量打造西海岸新区首个干部人才教育基地,大力发展“干教”经济,组织鸿雨抹茶、乐茶科技等6个北茶商街入驻项目开设茶教育课堂,串联万亩茶山、杉木大叔园子等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实践阵地,构建起“6个教育课堂+6个实践阵地”的干教产业支撑。综合体承接的干部人才教育突出海青茶产业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茶园参观、茶叶制作加工体验、茶叶衍生品观摩等内容,实现了入驻商街项目研发茶产品、本地茶企讲解茶种植技术、周边餐饮企业开发茶特色美食、茶农提供茶叶原材料的共赢局面,带动茶产业一二三产齐头并进、深度融合。


在综合体学习学员参观标准化种植茶园


综合体提供特色茶艺课程体验


(二)扎实开展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建立一个台账,摸清一个底数。


全面开展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针对“三条线”“三块地”“四类行为”摸清全部底数,建立精准台账,依法依规稳妥处置问题,为集体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共清查回收集体土地832.8亩,依法完善经济合同16份,清缴陈欠533.35万元,报废核销固定资产307宗,带动村集体增收65.29万元,盘活闲置资产3处,其中,近10年来首次盘活工业用地50亩,助力镇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举行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成果观摩推进会议



甜河村三资签约移交仪式,成为全区首个完成集体经济融合的纯农业村庄


(三)建设乡村振兴综合体运营共富公司,探索一个路径,打造一个共同体。


围绕乡村同兴共富目标,强化党组织主导能力,引导北茶商街驻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村集体共富公司,以市场化方式运营北茶商街乡村振兴综合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运营的发展思路,聚拢综合体项目以及镇域范围内的各类资源要素,指导新村整合各类资源、统一对接市场,以项目为点向外拓展,带动整个茶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综合体+村集体+商街入驻商户+合作社+农户”五方收益。共富公司自今年10月正式成立,已承接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培训班8期,村集体共富公司直接收入近40万元,综合体各项目实现2万-12万不等的营收,间接带动13家茶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00余农户增收16万元,综合体真正成为互利共赢、抱团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市委组织部非公企业新发展对象示范培训班在综合体开班


强化人才支撑

激发人才振兴的“新活力”


(一)建设三乡人学院,培育一批人才,吸引一批人才。


立足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三类人员的技能提升与创新创业需求,建立三乡人学院。创新市场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聘请高校专家教授,常态化开设头雁领航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茶叶种植技术、直播电商四个主体技能培训班,面向社会公开招生。目前,已招收210名学员入学培训,成为建在群众身边、服务群众需求的“群众大学”。构建一站式创业扶持模式,设置三乡人工作室,为学员提供企业注册、补贴申领等指导服务和免费工作空间,实现培训学习与创业需求无缝衔接。目前,已孵化入驻茶多酚啤酒制造项目等企业13家,乡村振兴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精准发力、成效初显。


三乡人学院开设直播电商培训班,开展常态化培训


(二)建设茶廉课堂,凝练一种文化,提升一个意识。


深挖茶廉内涵,凝练以“种茶看恪守本心、采茶看保持忠心、制茶看践行初心、泡茶看牢记廉心”为主要内容的茶廉文化体系。打造《茶润初心》茶廉文化主题特色课程,组建由领导干部、退休村干部、先进模范人物、普通党员、新发展对象等20余人组成的授课师资队伍,向参观学员讲授茶廉文化,课程加入茶道体验、茶艺学习等内容,引导学员在动手体验茶道、学习茶艺的过程中感悟茶、廉的互通之处。同时,依托北茶商街风雨连廊,打造集文化、人物故事展示于一体的茶廉走廊,供学员实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了课程的生动性。


茶廉课堂老师、华忆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村为学员讲授茶廉文化


(三)建设海青茶地理标志展览馆,展现一段历史,深植一个理念。


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海青茶为主要案例,布局建设海青茶地理标志展览馆。馆内设置世界茶、中国茶和南茶北引简史展区、数字海青茶展示体验区等功能区,全方位展示海青茶发展历史和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体验海青茶种植、生产的全过程。通过解析海青茶南茶北引、壮大历程以及数字技术案例,加深学员对绿色发展的理解,让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下一步,海青镇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为契机,高标准完善好、运用好海青镇乡村振兴综合体,一体谋划乡村五大振兴,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走出同兴共富的海青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