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总工会:“三个一”打通职工维权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为了应对职工维权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建立“三个一”维权机制,“全链条”服务职工群众。区总工会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力,创新建立农民工欠薪案件联合速调中心,下好维权服务“一盘棋”;组织专业团队为用人单位上门提供“劳动关系健康查体”,变事后被动维权为源头预防维权,织密维权服务“一张网”;针对各行业劳动用工痛点和共性问题,优化升级工会法律服务,提升普法精准度和实效性,筑牢维权服务“一道墙”。
>>筑网络 联多方<<
下好维权服务“一盘棋”
区总工会聚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主责主业,密织法律服务网络,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力,构建了以区职工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23个镇街法律服务工作站为骨干、26个企业(社区、工业园区)职工法律服务点(室)为纵深的三级工会法律服务体系,让职工群众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最贴心的工会法律服务。2022年8月24日,全市工会法律工作会议暨镇街职工法律服务站建设现场会在西海岸新区召开,隐珠职工法律服务站作为全市镇街职工法律服务站的典型,迎接了全市工会干部职工前来参观学习,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针对农民工欠薪案件调解周期长的难题,区总工会联合区人社局、区法院成立农民工欠薪案件联合速调中心,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由单打独斗到联调联动,从重程序到效果效率并重。据悉,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区法院联合印发《成立联合速调中心实施方案》,建立信息互通、专人对接、会商研判等机制,打通投诉、咨询、调解、司法确认、执行的“快速通道”。面对农民工群体维权知识欠缺、维权流程复杂且时间成本高、责任认定难三大痛点,联合速调中心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帮助农民工群体固定证据、梳理关系、简化流程,案件调解效率显著提高。
联合速调中心成立以来,共为农民工和新业态就业者追回经济权益1300余万元,且案件办结平均时间比之前提升了50%,大大节约了农民工群体的维权时间和成本。
此外,区总工会注重引导优秀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引导社会组织海西法律服务所实施的“以法惠工”基层法律服务项目荣获省市两级工会2021年度联系引导社会组织服务职工优秀项目;引导社会组织调处的“三胎生育津贴纠纷案”入选省总工会2021年度维护职工权益十大典型案例;2022年报送市总工会的6个维权案例全部入选《青岛工会维护职工权益典型案例汇编》。据悉,2022年,区总工会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受理法律服务案件929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20余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122万余元。
▲区总工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车全保 摄
>>控源头 转观念>>
织密维权服务“一张网”
区总工会通过对受理的法律服务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和研判,发现多数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区总工会聚焦劳动争议产生原因、企业与职工争议焦点、矛盾化解时间节点等要素,组织专业团队为用人单位上门提供“劳动关系健康查体”,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
在推行“劳动关系健康查体”工作之初,一些企业因顾虑重重而拒绝接受,一些工会组织因经验不足而有畏难情绪。为了更好地推进“劳动关系健康查体”工作,区总工会对辖区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确定了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制度、工资发放办法、职工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等15项主要“健康查体”内容。通过主动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沟通联络、提前将“劳动关系健康查体”清单下发至所属工会和受检单位、与企业签订保密协议等方式,打消了企业顾虑,化解了受检阻力。
同时,区总工会通过组建以“工会干部+专业律师”为成员的“劳动关系健康查体”团队,全面开展进企业“查体”活动,对“劳动关系健康查体”中发现的问题“开方”,形成“劳动关系健康查体”报告,提出整改意见;通过由法院、人社、劳动仲裁和高校劳动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团队,审查“劳动关系健康查体”报告内容、实施效果,针对“劳动关系健康查体”报告的意见建议及结果做出最终审定。两支专家队伍共同保障,为企业减少用工风险“开方、评方、验方”,对查体企业存在的问题采取靶向治疗,堵住漏洞。
在一起涉及22名农民工的集体讨薪案件中,区总工会不仅为农民工成功索回被拖欠的工资22万余元,还通过“劳动关系健康查体”团队深入总包单位和分包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劳动关系隐患排查,共找出不稳定风险点5个,提出防范化解指导建议8个,避免了劳资纠纷的再次发生。在对某工程公司进行“劳动关系健康查体”时,发现职工和发包方在工程量和工时计算方式上存在差异,这对此后的薪酬发放埋下了隐患,甚至会影响工期和施工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查体”团队提出了双方都认可的合理化改进建议,及时规避了一起涉及100余人的劳资纠纷,该项工程最终顺利完工,并得到了双方的一致好评。
>>抓导向 解难题<<
筑牢维权服务“一道墙”
随着“劳动关系健康查体”工作的深入推进,区总工会根据“查体”工作中凸显出的各行业劳动用工痛点和共性问题,优化升级工会法律服务,实现一次“查体”提供多项服务。一方面,以“劳动关系健康查体”为抓手,督促受检单位成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将“劳动关系健康查体”与“工会普法大讲堂”结合,邀请人社部门和法院的专业人员提出普法意见和建议,组织宣讲团成员开展源头专项普法活动,从源头上助企纾困、惠工解忧,有效预防劳资矛盾。
同时,区总工会采取订单式普法,根据法律援助和信访事件处置中涉及纠纷较多的行业,有针对性地为建筑、物流和新就业形态等行业制定了5套普法方案。另外,针对建筑行业中比较集中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区总工会为建筑总包企业制定了分包方工资督查制度,确保分包方每月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工程,否则取消分包方的后续工程施工资格或者扣除分包方的保证金,避免分包方将工程资金挪作他用,保证了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也促进了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区总工会将该项制度在建筑行业内广泛推行,从源头上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确保“劳动关系健康查体”和普法效果,区总工会还建立了回访督查制度,由区、镇街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成员组成回访督查组,对在“劳动关系健康查体”中发现问题隐患的企业进行实地回访。回访督查组按照每个企业“查体”报告中提出的整改建议逐项核实整改情况,并为整改实效评议打分,对于未完成整改的企业,由企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对企业出具《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进一步提出整改要求,逾期还未改正的,由区总工会提请有关部门依法查处。通过回访督查,共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2100余项,真正达到了“健康查体”的预期和效果,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臧东建 丁玉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