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台 新机遇 新使命|西海岸新区:以更大襟怀与世界相拥
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亚洲唯一“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启用……西海岸新区——
以更大襟怀与世界相拥
早春二月,生机勃勃;金沙滩畔,潮起风劲。
裹挟着浓浓的春天气息,2月15日,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亚洲唯一“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启用。这是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我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引领力、话语权,深度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实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见,携手“海洋十年”,一系列智慧的碰撞,富有成效的对话,基于发展诉求的具体合作,即将在西海岸新区发生,为山东、为青岛进一步向海图强、合作共赢未来再造新平台,提供新机遇。
新区之“新”的鲜明特质与“海洋十年”的宏伟愿景也让两者因“两中心”更显“情投意合”。“两中心”承担联合国使命,是链接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和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平台,未来在拓展全球海洋协作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西海岸新区承担国家使命,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以海洋特色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两中心”择居在此有何考量?又将如何赋能新区全面经略海洋?
春潮澎湃,联合国“海洋十年”与经略海洋国家战略交汇叠加,西海岸以更大襟怀与世界相拥,借“两中心”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雄心再“出圈”。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展示墙。记者 王培珂 摄
打造高能级平台>>
以开放姿态与世界共舞
三方共建,五方实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牵头,联合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具体实施,在西海岸新区共同打造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引领性的海洋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相关任务。
中心落户后,将如何加快成势、发挥作用?
“中心启动运营后,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现代海洋产业培育、海洋生态建设合作、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国际海洋事务交流‘五个平台’作用。”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孟庆胜告诉记者。
共建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合作中心将以更大力度参与“海洋十年”行动。根据协议,三方将从政策、资源、机制等方面共同打造具有新型研发机构性质的合作中心,从国际化运作、常态化运营、市场化发展角度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集科技研发、海洋智库、经贸推广协作于一体的国际合作平台。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也必将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青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西海岸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再造新平台。
“平台”二字,恰如其分。
2017年,联合国将2021至2030年定为“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年1月,联合国在全球发起变革性海洋科学运动——“海洋十年”行动,拉开了从海洋科技到基于海洋科技的全球海洋深度治理的巨大变革。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的落户,无疑能够助力山东、青岛乃至西海岸在“海洋十年”计划里找准定位。“海洋一所在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起步早、影响大,已与30多个重要海洋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建立了12个海洋国际合作机构。未来,我们谋划把这些机构整合到‘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形成一个更具凝聚力的海洋平台。”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介绍。
作为“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的承接地——西海岸新区,早在去年6月,就已成为我国首个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的地方政府。
在2022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上,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国际机构共同申办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获批,落户新区,成为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批批复的5个“海洋十年”协作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唯一获批的协作中心,亚洲唯一一个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在中心获批时所说的话,记者记忆犹新,“‘海洋十年’是为了治理,治理的过程需要很多科技界的认知。但是,具体的整治要涉及到省、市、区,西海岸新区对‘海洋十年’高度关注,我们希望在这里做一些深度融合,打造成一个样板,从海洋的角度寻找一个解决方案,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乔方利当时的设想,而今无疑有了实质性进展。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投入运营后,将为“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在全球和区域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行动中发挥统筹协调、监测评估等职能提供支撑,提升我国参与全球和区域海洋治理能力,推动海洋领域务实合作。
“中心将以国际化为基础定位,探索打造标准化的海洋国际合作平台。”在区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英民看来,“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以服务国家海洋领域重大战略需求为指引,是新区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多边合作向海图强的重要抓手,“我们希望将中心打造成让人值得信赖、国际社会认可、体现政府意志、充满中国智慧的国际合作平台。”
更高水平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西海岸正迎接世界、融入世界。
▲嘉宾参观“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记者 王培珂 摄
拓展“蓝色朋友圈”>>
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抢抓联合国“海洋十年”发展契机,“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将深化推动与各国海洋领域的务实合作,拓展国际海洋合作空间。
据了解,“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将聚集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区域办公室、中国-PEMSEA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培训与研究区域中心等国际组织和平台,推动双多边海洋领域合作,组织开展海洋领域能力建设和国际培训,深层次、宽领域提升我国参与全球和区域海洋治理能力,加快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将更有效激发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等双多边机制和平台引领作用。
“执大象,天下往。”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建设的优先推进项目,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自发轫之时便使命在肩: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站在“黄金十年”的节点上,我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构想。同年,第16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提出“深化各领域合作,中方将考虑建立东亚海洋合作平台”。2015年起,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启动共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西海岸新区被选定设立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总部,青岛世界博览城成为平台永久性会址和标志性建筑。
牢记殷殷嘱托,肩负国之重任。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东盟和中日韩的重要桥头堡,西海岸新区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借势国家战略、搭建开放平台、打造一流环境,高度聚焦海洋经济发展,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自2016年正式启动,新区以论坛展会为纽带,促进东亚乃至国际间海洋交流合作,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和东亚海洋博览会,累计发布26个重量级报告(指数),成立5个国际联盟和3个协调机构,平台国际影响力和论坛美誉度不断提升,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海洋论坛和知名海洋展会品牌。
从当初的促进东亚地区经济协作,拓展“一带一路”建设,到现在携手联合国“海洋十年”,深化全球协作,一路走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是新区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一抹靓丽色彩,从区域性到全球性实现质的飞跃。
起而行之,无惧风雨。“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又将给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给西海岸带来哪些惊喜?
“我们将发挥业务优势,依托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支持高质量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积极策划组织两个平行分论坛,涉及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两方面,争取参与到今年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为论坛发展注入新元素。”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局长、分党组书记杜继鹏说。
聚焦东盟与中、日、韩(10+3),“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将持续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高质量建设,加强平台的实体化、专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运作,积极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定期举办系列配套活动,组织研究并发布高质量的政策报告和公共服务产品,不断提升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此外,“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还将通过深化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蓝色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解决方案、治理工具和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为全球海洋科技进步和多维度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志合越山海,扬帆但信风。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在新区为“全球合伙人”打开了一扇合作共赢的机遇之门。
勇担使命开新局>>
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
亚洲唯一“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在新区启用,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在新区落户,国家战略与时代机遇叠加,西海岸释放出无限生机。
缘何选择西海岸?
作为海洋资源大省,建设海洋强省是山东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202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吹响了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的号角。在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青岛将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全市打造“六个城市”目标任务的重要一极。作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青岛市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承担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国家使命的西海岸新区,成为全省和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
选择西海岸,便选择了一片发展的热土。
聚焦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通海、生态养海、统筹陆海,新区全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自2014年批复以来,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1%,总量占青岛市40%、山东省10%、全国1.8%,综合实力位居国家级新区前三强,成为黄河流域经济出海口的门户枢纽。
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近年来,新区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创新,在海洋科技创新力、产业竞争力、生态保护力、开放合作力方面形成了显著优势。截至目前,新区集聚国家级涉海创新平台12个、海洋人才7.1万;建成全球最大海藻加工基地和海洋基因库,获批建设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高端海工装备产品遍布全球;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灵山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灵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海岛”;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四、第五。新区经略海洋实践案例得到国家层面宣传推广,在经略海洋方面走在全国第一梯队前列。
海洋国际合作是经略海洋的应有之义,“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的落户为新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崭新平台。
新区将立足国家使命和省市海洋发展目标,突出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两大功能,在中心运行、资源链接、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保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快全球校政企、人财物等全要素的融合联动,合力打造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新平台,带动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山东海洋强省与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持续赋能。
记者了解到,“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正式运营后,将组织研究现代海洋城市的战略、政策、路径和举措,开展海洋经济融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和RCEP等重要区域合作机制的路径探索,为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推动国际合作共建海洋产业园,实施蓝色经济合作示范项目,探索建立以海洋高端智能设备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等为主导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加速源头创新资源集聚和高效利用,不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能力,促进更多海洋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更加开放、更加自信、营商环境更优的西海岸,正向世界张开怀抱,共创美好未来。
■新闻内存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
为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目标落实,第72届和7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21年至2030年定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以下简称“海洋十年”),发起“海洋十年”行动。“海洋十年”愿景是“构建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打造我们所希望的海洋”。“海洋十年”使命是“推动形成变革性的海洋科学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发展,将人类和海洋联结起来”。“海洋十年”行动分为大科学计划、项目、活动和捐助四类,通过行动最终构建“一个清洁的、健康且有韧性的、物产丰盈的、可预测的、安全的、可获取的和富于启迪并具有吸引力的海洋”。
我国从“海洋十年”提出伊始就深入参与其中,并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一是我国专家入选计划编制专家组和咨询委员会。联合国在全球各国遴选出19名专家组成“海洋十年”实施计划编制专家组,“海洋十年”启动后又遴选出15名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一所”)研究员乔方利作为我国唯一代表成功当选。二是获批设立协作中心。联合国除指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作为全球协调机构外,还通过分权方式在全球设立若干协作中心,负责策划、统筹、组织相关领域的大科学计划及相关行动的实施,在“海洋十年”实施中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2022年6月,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公布了“海洋十年”首批设立的5个协作中心名单,其中由海洋一所牵头申办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是5大中心中唯一由我国机构牵头组建的协作中心,也是亚洲唯一一个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三是牵头发起大科学计划。截至目前,全球共发起45项“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由中国机构牵头发起4项,共同发起1项。其中两项由驻青科研机构发起,分别是海洋一所牵头发起的“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以及由中国海洋大学、崂山实验室、海洋一所联合16家政府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次黑潮及周边海域国际合作研究”。
通过积极参与“海洋十年”实施计划编制,建立并运行“海洋十年”协作中心,实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为青岛市进一步深入参与“海洋十年”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青岛市在联合国框架下引领国际海洋合作、吸引集聚海洋人才创造了新机遇。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以服务国家海洋领域重大战略需求为指引,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工作与涉海国际组织事务,助力提升我国参与全球和区域海洋治理的能力;发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等双多边合作机制与平台引领作用,推动海洋务实合作;积极服务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和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助力促进山东省和青岛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心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工作。落实“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有关决议,支持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运行。二是建设高质量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构建蓝色伙伴关系,举办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及东亚海洋博览会,发布高质量政策报告和公共服务产品。三是深化重点双边领域合作实效。组织实施高质量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项目,着力深化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和极地领域合作。四是打造涉海国际组织集聚平台。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及其西太分委会、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印太区域办公室等涉海国际组织和平台发挥作用,开展能力建设和国际培训,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规则制定。五是推动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为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和政策建议。推动与有关国家共建蓝色产业园,实施蓝色经济合作示范项目,打造海洋产业集聚区,推广山东省、青岛市海洋综合管理最佳实践经验。
“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
“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DCC-OCC)是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批批准设立的5个“海洋十年”协作中心之一,也是我国唯一获批的协作中心,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自然资源部统筹指导下、根据联合国的授权牵头运行。主要职责包括:在“海洋十年”框架下协调全球海洋与气候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合作;制作和发布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为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提供基于海洋的解决方案;开展能力建设,特别是提升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青年学者参与“海洋十年”的能力;增进各利益攸关方的交流,推动各方积极参与“海洋十年”等。此外,还将发挥支撑“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的作用,协调中国“海洋十年”实施合作伙伴的行动。
DCC-OCC的成功申办和运行,是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内相关部门和单位长期跟踪国际海洋科学前沿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推动自主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科研机构长期深耕国际海洋科学前沿领域的厚积薄发,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在海洋与气候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