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目前黄岛交警管辖区域内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3万余辆,驾驶人35万余人,与之关联的车驾管业务点多面广、群众急难愁盼事项较多。为此,黄岛交警车管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切,创新“一二三四”工作法,开展优质服务、精准服务,推动车管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锚定一个目标

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近日,新区市民逄先生将一面写有“急民所急、为民解忧、尽职尽责、为民服务”字样的锦旗送到黄岛交警车管所业务大厅窗口民警手中,感谢民警为其提供的周到服务。

原来,11月初,黄岛交警车管所在开展驾驶人未换证网上巡检时,发现逄先生的驾驶证到期未换,就电话通知其换证。经了解得知,逄先生之所以未换证,是因为其腿部受伤,无法完成体检。考虑到逄先生的情况特殊,民警便帮他预约了医院,并带他完成了体检,帮他换领了驾驶证。

据悉,像这样主动为民服务、用点滴小事赢得民心的事例,在黄岛交警车管所还有很多。“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群众诉求作为窗口工作的‘指挥棒’,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提高便民、利民、惠民实效。”黄岛交警车管所所长高丽杰说道。

狠抓两项管理

服务更高效群众更满意

在黄岛交警车管所业务大厅,设有“导办台”“不满意工作台”“一窗式”窗口、“疑难杂症”窗口等,助力实现“简单高频业务快速办”“疑难杂症业务专人办”“不满意群众所领导见”。车管所通过狠抓服务管理,大幅提升了车驾管业务效能。

同时,黄岛交警车管所狠抓业务管理,让群众畅享优质高效的车管服务。高丽杰介绍,车管所民警站在企业更需要、群众更满意的角度考虑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利用班前、班后等零碎时间开展“微课堂”“微培训”“微练兵”活动,并通过考知识、比业务,练就了一批办理业务精准细致、答复群众全面周到的业务能手。

据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黄岛交警车管所窗口服务工作质效“民意110”的“不满意”件数仅为3件;咨询类诉求61起,同比下降45%;获赠锦旗4面,收到感谢信3封。

强化三项建设

优质服务标准化常态化

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是树立车管窗口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满意的重要抓手。为此,黄岛交警车管所严格按照《山东省车辆管理窗口服务规范》标准,设置业务导办区、窗口服务区、等候服务区、自助办理区、互联网体验区、安全宣教区等特色服务区域,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感到舒心、顺心。

同时,黄岛交警车管所还持续优化“电子化档案”“无纸化提交”等业务办理流程,推进“交管12123”掌上办进程,“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通过大力开展科技化、信息化建设,向广大市民释放车管改革红利。

此外,黄岛交警车管所还建立窗口“值日警官制”“AB角互补制”“首问负责制”“敏感事件日评估制”“日清日结制”等制度举措,延伸车驾管窗口服务触角,推动优质服务标准化、常态化。

创新四项措施

擦亮交管服务金招牌

黄岛交警车管所面向的企业、车辆、人员众多,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不少,这就要求民警积极落实监管业务“管到位”、车管服务“送上门”、交通安全“走进去”、营商惠民“服务好”四项措施,以及“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片真诚、一声再见”“四个一”服务模式。通过人性化、精细化的交管服务,黄岛交警车管所擦亮黄岛交管服务的金招牌,也因此被评为“全省一等县级车辆管理所”。

为加强货运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黄岛交警车管所定期联合各交警中队、镇街等对重点车辆、重点运输企业加强源头管理,督促企业落实主体管理责任,保障企业交通运输安全。今年以来,已联合入企120余次,整改交通隐患48处。

此外,黄岛交警车管所还针对“老弱病残”等群体,推出“流动车管所”上门办业务,今年以来先后上门办理业务30余次,服务群众120余人;定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教“五进”活动(送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集市、进企业、进农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持续加固交通安全防范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