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共建大美家园”工作目标,今年以来,薛家岛街道持续优化“一管四统”工作模式,深入推进“红色业委会”组建工作,充分发挥“红色业委会”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小区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现城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强安全管理

电动自行车有了“好去处”

“社区进一步抓实建强‘红色业委会’,把业委会打造成了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队。在昆泉星港、皇冠国际小区(东区)业委会组建过程中,社区始终以党员中心户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小区治理问题高效解决。小区业委会于今年1月30日成立,7名业委会成员中有4名党员。”薛家岛街道华顶山路社区党委书记孙晓飞告诉记者。

针对小区门禁系统设备老化、损坏等问题,皇冠国际小区(东区)党支部、业委会成员共同走访小区居民,收集意见建议。同时,积极对接共建单位,为小区更换门禁系统,并为6处单元门、2处小区人行入口加装刷卡器,实现小区全封闭管理,有效提升了小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单元门安装刷卡器之后,成功杜绝了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的问题。但我们接到居民反映,自家的电动自行车没地停放了。因此,扩建电动自行车车棚迫在眉睫。”昆泉星港CD栋、皇冠国际2号楼业委会主任王延光说道。今年4月,在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等多方努力下,昆泉星港、皇冠国际(东区)小区新增了3处电动自行车车棚,并配套消防、照明和监控等设施,成功解决了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停放难的问题。

搭建议事平台

多方聚合力高效修电梯

薛家岛街道党工委以业委会为桥梁纽带,搭建“幸福家园”共建议事平台,按照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协调共治机制要求,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业委会将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提报,经过多方协商,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皇冠国际小区(东区)3号楼电梯故障,给居民出行造成了困扰。针对这个问题,昆泉星港、皇冠国际小区(东区)业委会邀请电梯维保公司参加协商议事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最终确定了维修费用由居民公摊的方案。考虑电梯维修的紧迫性,经社区党委、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多次协商,确定了由物业先行垫付,之后再向业主筹资的方案。最终对电梯主控制板及电梯变频器主板进行了更换,并更换4处外护板和1处门机变频器,共计花费1.05万元。

解决遗留问题

路面更平整居民更舒心

昆泉星港、皇冠国际小区(东区)业委会成立之后,聚焦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注重收集群众诉求,列明小区公共问题事项清单,通过议事会商讨解决方案,科学高效推进各项治理工作。

“之前,我们小区内路面坑坑洼洼,剐蹭汽车底盘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好了,路面平整了,我们住在这儿心情也舒畅多了。”皇冠国际小区(东区)业主张秀英高兴地说道。

“社区党委第一时间组织业委会、物业、业主代表,共同召开小区协商议事会,决定由物业服务企业利用小区公共收益对道路进行修缮。”孙晓飞介绍,业委会全过程参与材料选用、方案制定等环节,并积极推进“错峰施工”,最终成功修复10处破损路面,共计花费4.5万元。

下一步,薛家岛街道将持续推进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协调共治,切实搭好业委会小区治理“连心桥”,形成党群连心、守望相助的多元共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