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珠街道:“微就业”撬动“大民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近年来,隐珠街道以“社区微业”小切口,撬动就业创业“大民生”,通过打造多“微”联动模式,打好“小精微”促就业组合拳,让劳动者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离家近,时间灵活,干得多就挣得多,还不耽误接送孩子。”12月4日,记者在隐珠街道王家石桥社区的一处“微工厂”见到闫应花时,她正坐在一台电动缝纫机前忙碌着。今年45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为要照顾孩子,之前一直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去年11月份,在社区的介绍下,她来到了现在这个“微工厂”,弹性的工作时间让她可以兼顾家庭和工作,每个月3000元左右的工资又为家庭减轻了负担。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在“微工厂”工作的工人跟闫应花的情况类似,需要照顾家庭,没办法全天工作。“为了帮助这部分人解决就业问题,社区在街道的指导下,依托现有资源,开拓出箱包厂和衣物加工厂两个‘微工厂’,推出‘妈妈岗’,不要求工人全天坐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工作时间。”隐珠街道王家石桥社区党委书记张育硕介绍,截至目前,“妈妈岗”已成功帮助28名居民实现就业。
“这是我们社区打造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大屏幕上实时滚动企业岗位信息和居民求职信息,为双方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张育硕告诉记者,社区积极引导居民多元化就业,根据居民在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填写的报名信息,服务站工作人员通过双向推荐的方式,帮助辖区内闲置劳动力、育儿妇女、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
为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隐珠街道高标准建设双珠路社区和王家石桥社区两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设立“就享家”直播间和培训室等功能室,打造集政策解读、需求归集、技能培训、岗位推送、就业帮扶等功能为一体的就业创业“微阵地”,为辖区居民和企业提供“微招聘”“微培训”等精准化服务,积极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育儿妇女等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
与此同时,街道采取“线上+线下”深度结合的方式,充分挖掘优质岗位,畅通供需对接渠道,开展多元化就业创业服务活动。线上,依托“智找活”产业人才供需通平台、“就业创业一张图”电子导引微信小程序、隐珠街道就业创业直通车等,推送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岗位等信息;线下,依托“就享家”乐业服务站,今年以来已开展就业创业宣传推介活动18场次,充分发挥社区劳务经纪人、劳动协理员作用,广泛摸排辖区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1500余名,企业、个体工商户2200余家,精准了解群众就业需要和企业用工需求,建立并实时更新《居民求职培训需求台账》《企业用工需求台账》。依据两项需求台账,组织举办招聘会16场次,累计14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844个,吸引2000余名求职者参与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400余人。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根据前期收集的社区居民培训需求,隐珠街道依托社区“微培训”“公益培训进社区”“精准滴灌式培训”等活动,开发微型化、个性化社区培训项目,开设培训夜课、周末课堂,邀请业内专家担任讲师,采用“理论+实操”的培训模式,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的授课和指导,推动就业群众向技能人才转变。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9场次,培训居民700余人次。
下一步,隐珠街道将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加快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建设,依托平台优势开展“微服务”“微招聘”“微培训”等,提供更多个性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更广泛地惠及经营主体和社区居民,让劳动者技能提升有渠道、就业创业有门路,不断提高民生服务质量,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