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珠街道辖区面积61.4平方公里,辖区内开放式老旧小区、商品房小区以及村改集中安置小区等多类型小区交织,小区数量居全区各镇街首位,治理情况复杂。今年以来,隐珠街道坚持抓小区、优社区、强城区,以党员“打头阵”带领群众“当先锋”,将组织建到小区、机制嵌入小区、服务送入小区,实现组织全民覆盖、小区全民共建、成果全民共享。

组织建到小区

激活治理引擎

隐珠街道通过建强小区党组织,延伸自治链条,扩大阵地覆盖,切实把党建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

东风路社区大地公寓小区建成于1993年,共有2栋居民楼58户居民,是个典型的城市老旧小区。小区一号楼周围有2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长期以来,存在居民占用公共空间种菜、环境脏乱等问题。

“小区以3名党员中心户、6名联户党员为基础,在今年3月份成立了红色业委会。由业委会牵头,组建起3支清理小队,划分清理责任区,带领居民志愿者共同完成清理菜园工作。”东风路社区党委书记田蕾表示,经过物业人员、社区党委代表、居民代表多次讨论,最终决定将“菜园”改建为集花园、青少年实践基地为一体的“全年龄段友好生态空间”。

下一步,业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态空间管理方案,以家庭为单位认领“生态责任田”,对管理优秀的家庭进行积分奖励,家庭积分可兑换新品植株及养护工具,通过积分激励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发展志愿服务,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

通过延伸组织链条,一个完善合理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截至目前,街道建强“44个社区党委-122个小区(网格)党支部-324个楼院党小组-2539名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体系,统筹协调144名兼职委员、8800余名报到党员等社会力量,实现党的工作进楼入户、全面覆盖。构建“(红色)业委会-楼栋长-小区义工”治理链条,组建业委会233个,优选楼栋长800余名、小区义工1.89万人,实现党员带四邻,四邻带全民。

与此同时,街道还持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工作,聚焦解决1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置相近、服务面积不足的问题,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统筹兼顾,投资2600余万元对11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场所进行重新选址、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用房、物业管理用房等场所,建设小区党群服务站78个。

机制嵌入小区

放大共治效能

鲁班国汇城儒苑小区于2022年1月交付,前期,由于小区电力设备不达标、无法安装充电桩等原因,引发不少居民集中反映问题。在街道的支持和指导下,社区多次组织小区党支部、居民代表、供电公司、物业公司等召开会议,制定了《小区电力设施整改方案》,由开发商出资,配合供电部门完成电力设施整改和交付工作。

“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党员和居民代表获得了小区居民的广泛认可,激发了大家成立业委会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意愿。社区党委顺势而为,积极推动小区于今年9月正式成立业委会,6名党员、3名居民代表当选业委会成员。”月亮湾路社区党委书记殷晓旭告诉记者,业委会成立后,各位成员“各显神通”,将闲置的物业用房建成小区党群服务站,一楼建设了“鲁班议家”茶馆,二楼建设共享会议室和休闲阅读区,为服务居民夯实了阵地保障。

为了进一步放大共商共治效能,隐珠街道强化“隐珠家话”议事品牌建设,依托“1+4+N”议事协商平台,建立健全议事规则,不断擦亮“楼组议事”“马扎议政”“邻里客厅”等议事协商品牌,每月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组织业委会成员、党员中心户、志愿者“进楼入户”,精准高效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实现问题不出小区,有事一起商量。

深化物业管理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是关键。隐珠街道贯彻落实党建引领物业协调共治机制,将业委会有关工作列入街道党政联席会固定议题每周调度,建立“班子成员包社区、机关干部包小区”制度,96名街道干部人均包联2个小区,对业委会组建全程开展一对一指导帮扶,确保业委会工作始终有人抓、有人管。

为规范小区公共资源管理,街道开展小区公共资源大摸排大起底行动,聚焦小区“两房两共一收益”开展“清、收、管、用”,利用小区“两房两共”规划新增小区党群服务站9处,业委会办公场所8处,居民服务、活动空间29处,停车位476个。

服务送入小区

共享幸福家园

“伸手,踢腿,向前走……”夜幕降临,双珠路社区“家门口工会”职工夜校内,学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民族舞。

据了解,为点亮居民“8小时外”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今年5月,双珠路社区打造“家门口工会”职工夜校,在社区开设夜校课程,每节课25人,已授课近100节课。社区以党群服务阵地为枢纽,联合社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培训机构、党员中心户等聚集优势资源,与区工人文化宫、八月湖艺术中心、国融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11家单位和个人签订课程协议,开展瑜伽、非洲鼓、育婴、中国舞、合唱、书法等特色课程,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近年来,隐珠街道持续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社区益家”平台作用,探索创新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形式,新增暑期托管、青年夜校等服务项目70余个,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显著增强。

为了进一步拓宽基层治理渠道,街道深化拓展“双报到”工作,用好用活社区固定服务载体,常态化邀请在职党员、共建单位等开展“熟人小区”创建活动,今年新增共建单位45家、共建项目37个。凝聚基层治理“银龄”力量,动员小区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发挥榜样作用,认领社区理论宣讲、银龄帮帮团等“微心愿”。

聚焦社区“幸福家园”建设目标,今年以来,街道各小区组织领办“邻居节”“公益大集”“广场夜话”等特色邻里活动300余场,进一步拉近邻里关系,丰富居民生活。开展旧物置换、特色集市活动,增加小区“烟火气”,逐步形成党的领导有力、治理精准有序、服务暖心有感、邻里和睦有爱的“幸福家园”建设格局。

下一步,隐珠街道将继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新模式,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加强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居民小区打造成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