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里镇:泊里镇常河路社区:绘就共“治”底色,小区祥“和”而至
根据泊里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祥和管区常河路社区勇担“安置区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创新”试点任务,结合社区实际,构建“党建引领+联动、示范、兜底服务+机制、队伍、文化、经济融合”的“1+3+4”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坚持以“红色物业”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社区集体富民公司、专业第三方物业团队作用,实现了社区居民与物业服务“双向奔赴”,小区祥和“如愿而至”。
一、创新思路,找准物业管理“新路子”
针对前期物业管理期间出现的服务不到位、居民投诉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常河路社区党委先后3次组织社区干部专程赴外地和其他街道学习安置区物业管理服务经验,进一步开拓视野、凝聚共识。经过多方考察,常河路社区党委决定自2024年11月起,采取简化酬金制模式,由青岛常河富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民公司”)作为物业运营主体,拟委托第三方专业团队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其中,富民公司负责全部的财务收支管理、人员选聘录用和物业费收取事宜,第三方团队负责日常管理培训、设施维护、制度规范及岗位流程制定等。二、因地制宜,抓好队伍建设“一盘棋”
常河路社区现有城乡公益性岗位102人,人数较多但普遍存在使用管理不规范、工作量不饱和等问题。结合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社区党委按照“开源节流、人尽其才”的原则定人、定岗、定时,将工作时长8小时的城镇公益性岗位充实到物业客服、前台等岗位,将工作时长2小时的农村公益性岗位划分到具体楼座的不同时间段负责保洁工作。同时,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实行差异化管理,比如针对居民普遍反映的楼道、电梯卫生不彻底等问题,从公益性岗位中选聘部分“梯长”,适当提高待遇,专职负责楼梯、电梯保洁工作。在抓好物业管理服务队伍之外,社区同步策划成立了“党员凝聚联动先锋队”“祥和苑百人秧歌队”“助老为小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团队,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三、协同共治,抓党建带群建“向心力”
自11月1日起,社区党委克服超强工作难度,紧扣“党员引领群众联动”的工作思路,通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先后组织650余名党员和群众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对小区累积多年的卫生死角、乱堆乱放进行集中清理,通过增加垃圾清运车、新投放部分垃圾桶等措施,实现小区垃圾及时外运,常河路社区成为全镇首个环境卫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的回迁社区,小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实现了由村民到市民的提升转变。同时,社区还建立了《巡楼机制》《积分实施方案》《示范楼评比方案》《迎来送往机制》等,通过社区每月的《工作动态简报》让居民群众对社区党委引领下的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更放心了,更有盼头了。下一步,社区党委将进一步提升祥和苑物业管理总体水平,实施“积分管理”,将每月长效保持好的住户所得的积分以抽奖活动形式奖励;实施“示范楼宇”,运用积分管理制度,将每半年组织一次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将以物质或者货币形式奖励;实施“颜值提升”,计划明年春,对祥和苑ABC三个小区高标准进行绿化补植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等,稳步创新泊里镇祥和苑回迁安置区“社区物业管理”新模式,给社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