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岛街道:逛吃逛吃,这个大集别有滋味
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位于胶州湾西岸、新区最东部,因辖域形如展翅飞翔的凤凰,故有“凤凰岛”之称。薛家岛大集始自清代,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社交、购物和体验地方文化的重要场所。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薛家岛大集在近几年进行了搬迁和改造。现在的薛家岛大集位于嘉陵江东路666号的嘉陵江路农贸市场,每逢农历二、七开集,每次一开集便吸引大量商贩和市民前来赶集,尤其临近春节,更是热闹非凡。
日前,记者来到薛家岛大集,过了一把赶年集的瘾。放眼望去,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各色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羊肉汤、海鲜烩饼、肉夹馍、菜煎饼、脂渣等摊位前围满了顾客,摊主忙得不亦乐乎。
“一口羊汤下肚,瞬间暖暖的”
在一个挂着“羊肉汤”字样的摊位上,一对夫妻正在热情地招呼着顾客。
“我们在薛家岛大集摆摊已经8年了,我妻子负责做饼、卖饼,我负责煮羊汤。”摊主张宇告诉记者。只见他拿过一块煮好的羊肉,熟练地切片,然后将切好的羊肉迅速放入碗中,接着浇上热气腾腾的羊汤,并撒上香菜等调味品。“羊肉汤20元一碗,羊杂汤15元一碗,羊肉都是现煮的,饼也是现做现卖,有酱香和原味的,吃多少称多少。”张宇说,他们清晨5时左右就到大集了,把锅支好,把羊肉煮上。除了薛家岛大集,他们还会到泊里大集、灵山卫大集等地摆摊。
“几乎每个集我都会来这里喝上一碗羊汤,尤其是冬天,一口羊汤下肚,身体瞬间变得暖暖的。”薛家岛街道长江西路社区居民王建利告诉记者。
在羊肉汤摊位的不远处,吴记现炸肉脂渣摊位前也围了不少人。摊主吴燕告诉记者,她也是5时左右就到大集了,开始做脂渣。一般4斤多生肉炸出一斤脂渣,平日里每个大集需要准备300多斤生肉,赶上节假日或是快过年的时候,需要准备七八百斤生肉。“我做脂渣快15年了,主要以赶薛家岛大集为主,这些年靠着赶大集逐渐打响了名气。”吴燕说。
“一个大集能卖100个肉夹馍”
“这份凉皮是不辣的,另一份是微辣的。”在赵四蒸凉皮摊位上,摊主赵方港和他的妻子正忙着给顾客打包凉皮。“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是来买凉皮的人依然不少。”赵方港告诉记者,“我们在薛家岛大集卖凉皮已经两年多了,夏天的时候一个集下来能卖500来份。除了薛家岛大集,我们还会到灵山卫大集摆摊。”
“他家的凉皮味道非常好,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吃。”正在购买凉皮的薛家岛街道韶山路社区居民刘少华说道。
滕州菜煎饼的摊位虽然不大,但摊位前也排起了长队。“加鸡蛋的10元,不加鸡蛋的9元。”摊主邓正伟向顾客介绍道,他告诉记者,他们在薛家岛大集卖菜煎饼已经十多年了,很多顾客都是回头客。
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朱成喜在西海岸新区创业已经5年多了,此时他正在薛家岛大集上为顾客制作肉夹馍。“几乎每个大集我都会来,一个大集下来大概能卖100个肉夹馍。除了赶大集摆摊,我在濠洼夜市上还有个固定摊位。”朱成喜说。
春节临近,红彤彤的春联福字摊位为大集增添了喜庆的氛围。大家围在摊位前,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春联和福字,将“福”带回家。“我买了几个喜庆的挂件、几个福字,还有一盆鲜花。”从青岛主城区前来赶集的市民丁欣翠告诉记者。
规范市场秩序,守护城市烟火气
记者了解到,为维护大集秩序稳定,薛家岛综合执法中队工作人员对大集周边路口、道路进行不间断巡查,督促商贩在指定的区域内经营,对占用道路的流动商贩进行劝导,引导其进入指定的区域内摆摊,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2022年,薛家岛街道实施嘉陵江路农贸市场道路改造提升工作,对路面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改造提升后的薛家岛大集更加干净整洁。此外,每逢开集,薛家岛街道城管办协调市政公司,出动垃圾清运车、装载机等,增派保洁员,全面清理大集及周边环境卫生。一方面,对主干道、人行道等可视范围进行“地毯式”清理;另一方面,对绿化带等卫生死角的垃圾、杂物及时清理,确保“集散路净”。同时,街道城管办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巡查,督促市场开办单位对摊位加强监督管理,引导摊主自觉清理摊位垃圾,共同营造整洁有序的集市环境。
近年来,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薛家岛大集还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如“糖球会”“国潮美食节”等,为大集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