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海青镇黄山前村村民李秉成家中,巡诊护士正在向老人的家属交代如何用药。80岁的李秉成因病卧床多年,新区实施的长期护理保险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这引起了区人大代表、青岛益元茶叶有限公司副经理刘春燕的关注。“平日里,我接触最多的就是农民。我发现,很多农村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人们往往无法及时得到照顾。”刘春燕说,为此,她提出了《关于提升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围绕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等内容建言献策。

对于刘春燕的建议,区民政局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建议办理落地落实。新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为像李秉成这样的失能失智老人办理长期护理保险,同时调动镇街卫生院和民营机构参与其中,不断丰富农村照护服务资源。

为全面提升城乡养老服务水平,新区创新实施“1+N+6”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在每个镇街建设至少一处600平方米以上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辐射周边N处服务驿站,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乐等“六助”养老服务。“近年来,新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尤其是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我们以打造‘蓝色康养’养老服务品牌为统领,在全区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68处,使农村老年人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到便捷的助餐服务,基本搭建起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区民政局党组成员、民政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宋延斌介绍说。

同时,区慈善总会每年出资委托专业培训学校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护理员公益培训班,2024年培训700余人次。通过多方合力,新区不断织密城乡居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