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这份“收心指南”请查收
2025年春季学期开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顺利地从“寒假模式”转换到“开学模式”,从容自信地开启新学期,日前,记者走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请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王琛为广大家长朋友提供一份“学生收心指南”,协助孩子实现平稳过渡,适应开学节奏。
以查促学,重视作业质量
开学在即,一些学生却还在为完成作业而焦急奋战,这往往源于他们在假期未能合理规划作业进度。此时,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具体可从两个方面着手检查。
核实作业完成度。对于尚未完成的部分,家长需加强监督与指导,教会孩子如何有效利用时间,确保他们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重视作业质量。寒假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如果孩子只是仓促应付,那么作业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家长应着重检查孩子的作业质量,一旦发现草率了事,应及时给予批评,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认真完成作业。
制定计划,涵盖德智体美劳
孩子如果做事没有规划,成长就会没有方向。开学前,家长要帮助孩子展望未来,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在制定计划时需注意两点。
计划要全方位。计划不应只针对学业,而应涵盖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比如新学期应特别提升哪一学科的表现?新学期需培养哪些兴趣爱好?
计划需具备可行性。应精确每个计划的执行时间、考量标准、每天完成数量。要保证目标不会超出孩子的能力界限,避免将来“学习变成负担”。
营造氛围,找回学习状态
假期中,如果孩子长期沉浸于娱乐活动,自然无法进行深度学习,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回认真专注的学习状态。家长可以尝试做以下两件事。
和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书店,让他挑选学习工具和辅导书籍。当家长陪孩子做与开学有关的事时,就是在向他传递开学的信号。
陪孩子去图书馆走一走。宁静的图书馆是学习氛围最浓烈的地方。在这里,孩子可以提前研读下学期的相关书籍,也可以看课外书,让浓郁的阅读学习氛围平息喧嚣的内心,回归宁静的学习状态。
调节作息,适应校园节奏
寒假期间,不少孩子作息混乱,导致开学后精神不振,难以适应校园节奏。家长可采取以下措施帮孩子调整作息。
逐步减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家长应与孩子协商,设定合理的娱乐时间,并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制定与校园生活同步的作息表。鼓励孩子在假期最后几天遵循上学时的起床、就寝及学习时间。比如上午8:30-11:30为学习时间,确保孩子在学习时专注投入。
调整情绪,克服开学焦虑
开学前夕,有些孩子会抵抗上学,表现出情绪不稳、哭闹不止甚至食欲减退等症状。家长可采取以下两个步骤来调整孩子的心理状态。
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对入学产生抵触可能源自他的某些经历。家长在此时不应因孩子的情绪问题责骂他,而应给予耐心陪伴并问清原因。
给予孩子正面的心理引导。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回顾校园趣事,调动孩子对开学的期待感;可以跟孩子谈心,暗示孩子具备他人没有的优势,缓解孩子内心的脆弱和不安;帮助孩子宣泄不良情绪,让其明白上学期成绩的优秀与否已成为过去,本学期学习情况如何,要看谁先调整好心态,最先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