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2024年,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民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以常态化、多元化法治服务为切入点,精准定位辖区企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和法律风险,采取针对性司法服务和保障措施,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推出13项服务举措

擦亮“影视之都”名片

“影视之都”是西海岸新区四张国际名片之一。为护航新区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区法院立足司法审判职能,围绕园区建设、知识产权、影视投资三大重点领域,推出13项工作措施,成立专门知识产权审判团队,推行“三合一”审判模式,创新构建“诉前禁令+诉讼衔接”联合保护机制,为擦亮“影视之都”国际名片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近年来,区法院坚持主动靠前服务,及时报告涉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案件难点堵点,提出对策建议6条,源头化解潜在纠纷17件。组织公司法审判专家、青年干警开展“订单式”精准普法,举办“对赌协议”法律效力认定等专题讲座4场,为32家头部影视投资企业开展“零距离”法律问诊,查摆投前审核、版权管理、收益分配等法律风险点7个,指导企业合规经营,助力防范化解投资风险。

保障海洋牧场建设

司法守护蓝色粮仓

被执行人杨某需腾迁的涉案养殖场所在片区涉及全国首个国家级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该项目是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对建设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意义重大。由于前期杨某已投入大量成本,且在此养殖的鱼类正值快速生长期,其对抗情绪强烈。

区法院秉持善意文明理念,多次实地勘察并召集双方当事人协商,尽量平衡保护双方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损失。最终,申请执行人同意延期执行。养殖鱼类上市后,杨某依约腾迁交付,并将大量设备留给了海洋牧场建设公司,客观上促进了海洋牧场的建设进程。本案妥善执结,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依托府院联动机制

助力企业浴火重生

美光机械主营设备制造、机械加工,拥有国内外多项发明专利,并入选中国驰名商标。近年来,因经营不善,企业陷入债务危机。2023年8月,美光机械向区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区法院发挥执破协同作用,综合实地勘验和意向投资人摸排情况,审慎评估认定具备重整重生可能。

为提高重整成功率,区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首次适用“预重整+重整”模式,通过预重整达成重整协议,然后转入正式重整程序,高效推进成果落地,预重整方案顺利通过,该破产重整案的顺利审结妥善化解了10.3亿元债务纠纷,全部清偿238名员工工资,助力“驰名商标”企业浴火重生。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区法院将持续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工作合力,纵深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推动更多创新举措落地生根,为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司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