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之都”见证光影荣耀
电影是制造梦想的产业。大银幕上,短短数小时,浓缩了大千世界的兴衰枯荣,扰攘人间的悲欢离合。这就是电影的独特魔力与魅力。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这一刻,从导演到演员,从普通人到电影人……无数个造梦人汇聚到一起,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让西海岸星光四射,熠熠生辉。
30年间,中国电影华表奖承载着记录时代精神、引领艺术创新的使命,映射着中国电影发展的风雨历程,讲述着中国电影人追逐“电影强国”梦想的故事,褒奖了一批兼具思想深度与市场影响力的佳作,助力了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华表奖首次走出北京、花落西海岸,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场地变更,而是城市与电影产业全新互动的起点。西海岸新区,一座崭新的“影视之都”,获批伊始便怀揣电影梦想,建成中国第一座重工业电影基地——东方影都,《流浪地球》《封神》《刺杀小说家》等精品力作领航中国电影工业化,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版图上不可忽视的“造梦之城”。
最美人间四月天。当华表奖遇上西海岸,不仅是对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的致敬,更是对电影强国建设的宣言。
十余年的光影时光,就如同一部精彩的“电影”,记录着西海岸的风情和西海岸人追逐梦想的风采。当西海岸的海风与华表奖的星光相映生辉时,收获荣誉、感动感怀,也将这里的光影故事传遍五湖四海……
见证者
1905年,一部《定军山》成为中国电影的肇始之作。
2025年,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纪录。
120年来,中国电影历经救亡图存中的艺术觉醒、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热火朝天、改革开放后的百花齐放,直至新时代科技赋能的全球突围,塑成世界电影版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青岛是中国早期电影史的见证者,也是电影魅力的最早感受者。从我国现存最早的电影院到《劫后桃花》《风云儿女》等影视作品的取景拍摄,都印证着青岛在早期中国电影创作中的独特地位,也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电影基因。
青岛的光影岁月镌刻在城市气质中。在西海岸新区宋蕾电影文化博物馆,胶片放映机、各年代电影票、电影剧本、剧照等,涵盖青岛百年影史的各种珍贵记忆。这里可观展、可欣赏胶片电影,已成为电影旅游打卡的好去处。
电影,常常以城市为背景;城市,往往因电影而鲜活。城市与电影,始终交融共生。
2010年,中国电影开启了票房“百亿时代”,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01.72亿元,国产影片、进口影片单片票房纪录均被刷新,中国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近年来,《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现象级电影,都带着浓郁的“青岛印记”。青岛留在中国电影中的不再是单纯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还有西海岸新区探路电影工业化的深层次印记。
西海岸是一座有理想、有雄心壮志的年轻新城,这座城市与电影结缘,因其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这里,岛滩湾相拥、山海城相连,碧海共长天一色;这里,海洋文化、琅琊文化、齐鲁文化交融并蓄,文化图景五彩斑斓;这里,岛城“百年电影基因”融入城市血脉,“影视之都”缤纷绽放。这里是电影人创作的沃土。
2013年,青岛影视基地开建,西海岸将“影视之都”作为四张国际名片之首,逐步擘画以东方影都为龙头、“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影视双城联动、辐射青岛全域的影视发展布局,构建起涵盖影视制作、文旅融合、政策支持的全产业链生态。青岛影视基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成长为山东省“1+N”影视基地的核心,电影事业成为西海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城市名片。
2017年,青岛影视基地助力青岛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电影之都”,成为我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以山海为幕、以人文为底,青岛见证了中国电影从追赶到引领的百年征程。它用红瓦绿树收藏百年影史的记忆碎片,用钢铁影棚浇筑工业电影的坚实基座,更用开拓精神书写着属于东方的光影叙事。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影视产业的“龙头”,更以“造梦之城”的姿态,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树立了新范式,也在光影中留下了城市进化的缤纷璀璨。
本届华表奖颁奖活动,将对优秀电影创作进行总结与嘉奖。这是对中国电影创作水准、艺术高度的一次权威检阅,将推动电影创作繁荣发展,书写新时代中国电影“光明的故事”。此次华表奖落地西海岸,标志着西海岸电影生态再次迎来升级契机。
“东方影都是中国电影的福地,很多在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作品都在这里诞生。希望华表奖颁奖活动能够带给东方影都、带给西海岸新区新的力量,实现进一步发展。”华表奖颁奖活动导演宋赫说。
在这片山海之间,电影不仅是造梦的艺术,更将成为城市与时代对话的永恒语言。西海岸,一座新兴的“影视之都”,耀然崛起。
参与者
电影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借助高科技成果、规范性流程,才能保证创作生产高质量完成,才能满足观众对高品质作品的期待,电影工业化的实践应运而生。近年来,影视工业化已成为推动中国影视高质量、可持续繁荣发展,实现从影视大国走向影视强国必过的一关。
“工业化力量”是西海岸在电影界的显著标签。
在第十八届、第十九届华表奖中,《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等“新区制造”影片斩获多项大奖,印证了青岛影视基地的内容生产能力与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第一座重工业电影基地,东方影都在建设之初就比肩国际最高标准,打造占地170万平方米的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配置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建成国内首个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引进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微米级超高精度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建设3000平方米阿里帧享影棚……这些电影工业化的“标配”,重塑着电影生产模式和流程,也让西海岸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留下坚实有力的印记。
近年来,青岛影视基地吸引了郭帆、乌尔善等导演的目光,从这里走出的《流浪地球》系列和《封神》系列,堪称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扛鼎力作。“青岛出品”“青岛制作”“青岛发行”成为影视产业中日益“热辣滚烫”的文化符号。通过电影的“放大镜”效应,西海岸的都市生活、街区建筑、海洋风情等被多维呈现,成为这座城最生动的宣传片。目前,青岛影视基地已吸引超千家影视企业入驻,接待服务剧组500余个,备案项目近500个,电影票房总产出接近400亿元。
当中国电影走过120年的光辉历程,西海岸正凭借与生俱来的光影底蕴,以青岛影视基地作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以参与者与见证者的双重身份,亲历并推动着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的每一次跨越与革新。在这里,永远不缺少中国影视工业化的故事。
东方影都参与并见证了青岛作为世界“电影之都”的高光时刻。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等影视节会活动相继在这里举办,东方影都逐渐成为展示行业成就、擘画行业蓝图、促进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荣获全国影视基地突出贡献奖。
电影艺术的繁荣,离不开一部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在中国电影工业化大背景下,华表奖以专项技术奖项树立工业标杆,观众对华表奖颁奖活动的期待,同时也是对电影产业的期待。“希望通过颁奖活动凸显中国电影的特色和力量,让大家看到中国电影的发展,看到中国电影的未来。”宋赫说。
“领航电影工业,成就中国大片”。以东方影都为龙头,西海岸搭建了电影产业协作枢纽——这里不仅是青岛影视产业的地标,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抓手”。“我们需要进行差异化突围,建设一个真正对标国际水准的超大规模影视基地,为中国电影工业化赋能。东方影都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生态,给了电影人更多想象空间,因此也吸引了很多知名电影人来这里拍摄。”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总裁孙恒勤说。
今天,随着华表奖的落地,“东方影都不单是青岛的东方影都,更是中国的东方影都”将赢得更广泛的共识。
领航者
2025年春节档,可以被视作中国影视工业化的一次阶段性课业展示。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继续挑战神话史诗这一难度最高的工业化电影类型,该系列也是国内最早尝试全工业流程的项目之一;《蛟龙行动》则包含大量水下镜头,对海底画面的呈现是此前影片中极少出现的,而剧组以1:1比例打造的“龙鲸号”潜艇道具,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哪吒之魔童闹海》让中国电影取得历史性突破,长长的后期名单中,也有曾经参与《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等电影制作的新区视效公司……这些作品都是中国影视工业化的有力推动者。
把时间拨回到2012年,“电影人才交流计划”启动,宁浩、乌尔善、陈思诚、路阳、郭帆等一批新锐导演被送到好莱坞,感受成熟商业电影的制作模式。如今,这批导演中的大部分在东方影都完成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探索,借助国际水准的硬件设施,推出了大量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
借助这批导演一次次打磨和实践的机会,一批专业团队选择扎根东方影都:提供美术置景及道具制作的海好影视、希娜魔夫,提供概念设计、特效化妆的末那工作室,提供影视器材租赁的火焰山、优绩、全视角,提供LED租赁和技术支持的九洲光电等头部企业;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黄宝荣、金鸡奖最佳美术奖获得者李淼等一批著名电影人工作室……如今的“东方影都”已成为“引领电影工业,讲好中国故事”的科技影都、创意影都、梦想影都。
从影视产业链崛起到影视人才集聚,无不挖掘着“影视之都”的无限可能。对于怀揣梦想的电影人而言,西海岸宛如一片充满希望的肥沃土壤。
华表奖不仅着眼奖项评选,更是引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本次颁奖活动期间,全国电影工作会将举行,进一步推动电影领域改革,积极营造健康活跃的电影生态,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当华表奖的星光洒满西海岸,这里既有《流浪地球》征服宇宙的勃勃雄心,也有藏马山微短剧里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既能再现《封神》系列的史诗美学,也能孵化网络时代的青春IP。数百位电影界代表汇聚西海岸,让这座城市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而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华表奖之于西海岸城市品牌重塑、产业生态优化、文旅融合进阶等维度带来的深层次意义。
“华表奖选择西海岸新区,是新区的荣耀时刻,也是我们大力抓好青岛影视基地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新区将努力做好提振产业、提振消费、提振文旅‘三篇文章’。”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表示。
星光熠熠,光影璀璨。华表奖,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为新区带来流量和关注度,更是助力影视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带来实实在在经济效益。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线上的参与、场景的拓展、外延的扩大,华表奖无疑将推动新区影视产业触角向四面八方延伸,辐射力以几何级上升。当华表奖的金字招牌与西海岸的城市肌理深度交融,西海岸新区不仅要展现作为“影视之都”的深厚底蕴,更要展示电影与这座城的紧密联系,撬动城市形象、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全面升级,真正把“流量”变为“留量”,将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产业效益。
大美新区,“华表”有约。让我们继续追光逐梦、荣耀前行,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贡献西海岸力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