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老旧小区改造“三问于民”
紧盯群众需求、紧扣居民心声,青岛市市南区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三问于民”,征集居民需求、聘任居民监督、邀请居民评价,让人民民主贯穿改造全流程,使人民意见体现改造各方面,把老旧小区改到居民心坎上。
改前“问需”
“咚咚咚”,开放小区定陶路22号一号楼一家住户门前,社区工作人员陈彬敲开了居民家门,“阿姨您好,咱们小区今年要改造啦,现在要征集住户们的意见。这是调查问卷,改造方面您有什么意见建议都能提,等两天后我再上门来收,一块交到社区。”整个4月份,相似的情景在云南路街道四川路15号、朝城路14号、朝城路18号、定陶路20号等7个小区不断上演,关系到自己小区改造,居民热情高涨,共收集问卷289份,同意改造率98%,意见建议30余条。
市南区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紧盯居民需求,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广泛收集居民意愿,争取居民最大同意。灵活运用问卷调查、入户走访调研、召开居民议事会、联席会等方式,做到调研成果有深度、有价值。截至目前,已发放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居民意愿征求调查问卷33474份,同意改造率达90%。
改中“问计”
“希望大家‘多挑毛病’‘多提意见’‘多献良策’,共同打造崭新、宜居、温馨、美丽的家园……”。4月底,一场别开生面的老旧街区改造居民监督“湖畔专家”聘任会在八大湖街道举行,8名“湖畔专家”上台接受了聘书和工牌,正式上岗。田珊平是“湖畔专家”的一员,“持证上岗”的他主要负责永嘉路二片区,“从施工开始这已经半个月了,从我来讲就是在监督,改造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老百姓找我我就赶快找施工方,和施工方联系,好赶快解决。”
老旧街区改造过程改哪里、怎么改,让居民决定、由居民监督,市南区邀请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热心老旧小区改造的“能人”建言献策,深度参与改造。网格员、楼组长、党员中心户……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许多如“湖畔专家”一般的角色下沉到各改造片区,现场监督改造过程,广泛宣传改造政策,快速反馈居民意见,及时传递居民声音。
改后“问效”
“在改造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会召集居民讨论改造的效果,把大家提出的意见反馈给施工方,让施工方根据意见把改造的成果巩固完善一遍。等正式验收的时候,再组织居民代表、施工方现场交流、查看成果。”珠海路街道城区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姜维说,“我们邀请的居民代表都是参与度高、了解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提出了很多实用性强的中肯建议,为改造工作取得更好实效出了很多力。”
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崔卫东说,“老旧小区改得好不好,居民才是评判的标准。生活在其中,他们的体会最深刻、最有发言权,我们应该尊重居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惠民工程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市南区采取“民意验收”和工程专业验收相结合的方式检验改造成果,各项目组织居民代表、社区、施工监理等共建单位开展验收、查漏补缺,争取居民最大满意,真正把老旧小区改到居民心坎上。
通讯员:姜小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