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历史城区作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区域,正面临着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引入现代科技提升城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挑战。为了响应《数字青岛2023年行动方案》及《市南区全区域、全领域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的号召,市南历史城区启动了智慧街区建设项目,旨在通过科技引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打造一个服务高效、管理便捷的现代街区。

升级城区数字智脑,完成城区数据汇聚。历史城区数字智脑平台汇聚5平方公里实景三维数据,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城区时空信息。为各应用提供统一的数字空间底座,满足数据可视化展示和多场景应用需求,完成在建工程、产业招商、历史文化管理系统的数据汇聚,可将街区内的在建工程项目、产业招商载体、历史文化简介进行三维呈现,实现一张图的统一管理。通过数据汇聚、归类、更新,统一、直观的形成历史城区数字化档案。

推动5G网络建设,助力智慧街区发展。进一步扩大Wi-Fi服务范围,完成劈柴院、中山路沿线(劈柴院-栈桥)、海誓山盟广场、老舍公园、太平路、大鲍岛等区域无线AP布设,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同时加大Wi-Fi网络运维和网络服务监管,通过多种无线优化技术优化无线网络,定期维护Wi-Fi网络,保障Wi-Fi网络质量。

综合城区视联感知,提高城区精细管理。目前,已完成银鱼巷、海誓山盟广场、劈柴院、栈桥广场、三江里等人流密集区域AI人流相机布设,基于前端AI人流监测摄像机,根据不同时段对重点区域人流量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直观了解人流分布及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安保、保洁人员和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和满意度,维护公共安全秩序;通过对视联感知平台的充分利用,实时查看施工区域施工状态,从源头管控、提前介入,精准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扬尘、渣土垃圾、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建筑施工监管“耳聪目明”。

建设数据中心机房,助力设备稳定运行。为保障数字智脑、人流量监测相机、无线AP等设备的正常运转,完成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配套增设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空调等相关硬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包括硬件设备状态、温度、风扇运转情况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推进智慧亮化管理,建设指挥调度中心。通过数字化、物联网化、远程控制等技术,正在搭建指挥调度中心,以实现远程实施控制、远程图像切换、异常状况报警等功能,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提高维护效率。

文章来源:观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