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厂家大品牌产品,适应各种作物生长,一袋150元,买三袋送两袋……”这是近日出现在新区一条农村大街上兜售肥料的“小喇叭”传出的内容。了解情况后,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怀疑该销售点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便赶到现场核查,最终当场查处了该肥料下乡“忽悠团”的违法行为。据悉,这是今年春季农资打假以来,该大队查处的第2起“农资忽悠团”案件,涉案肥料16吨。

肥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直接关系农民种地的收成。为牟取暴利,不法商贩会在每年农资使用旺季来临前,通过技术讲座、提供免费餐饮、进村广播宣传等形式给农民洗脑,用“高科技”“新专利”等误导农民消费,将以次充好的农资产品甚至假农资卖给农民,损害农民利益,扰乱市场秩序。

对此,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严厉查处打击,在实践中形成多部门联动长效治理机制,并加强法治宣传,切实增强农民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努力铲除伪劣农资犯罪的滋生土壤。

记者了解到,由于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查处的两起“农资忽悠团”案件介入早、制止早,产品销售较少,且产品存在的违法问题较小,没有达到涉刑标准。该大队执法人员依法对温某某等5人作出行政处罚,并及时帮助农民退回已购买的肥料,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万元。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