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

2023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以成功获批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镇为契机,通过实施“场苗”计划、推进“头雁领航”工程、拓宽“鸿雁回归”路径等举措,逐步构建多元化、高层次的人才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精育“场苗”<<

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大场镇将年轻干部培养视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实施“场苗”计划,旨在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勇于担当的年轻干部队伍。开展“淬炼提能”培育行动,为90名中层及年轻干部量身定制培训方案,涵盖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关键领域。打造“育苗臻言堂”学习品牌,提升年轻干部的精气神。

此外,大场镇还与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建联建,举办中青年干部主题培训班,选派24名干部赴深圳东华集团、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等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学习体悟先进经验和理念。

“作为培训班的一员,我有幸被组织选派到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大场镇综治办负责人吕栋云介绍,在挂职锻炼期间,她参与了经济普查工作,走访会谈重点企业15家,参加经济运行指标分析、重大项目调度等专题会议3次,拓宽了视野、学到了知识、提升了工作能力。

“火热的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大场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闫芳表示,把年轻干部选派到工作最前沿经受锻炼,让他们在基层一线火热的实践中不断强弱项、补短板,有助于年轻干部快速成长。

>>头雁领航<<

打造基层人才蓄水池

在大场镇,有这样一群“头雁”——他们是乡村振兴的领路人,更是乡村发展的排头兵。青岛老渔湾海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治亮便是其中一员,他通过大场镇“场苗”计划被回引到正南岭自然村,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

杨治亮回村任职后,村里不仅硬化了33条街巷、建起了休闲娱乐广场、清理了30亩土地累计15年的陈欠,还通过流转土地、合作入股,让村民拿到了分红、增加了收入。

“用好一个能人、建强一个班子、带富一方百姓”,这是大场镇实施“头雁领航”工程的一个缩影。

大场镇加大在外人才回村任职扶持力度,对回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或经济薄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按照本科及以上、大专、中专学历,分别给予所在村庄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同时,大场镇扎实推进农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帮助有需要的农村干部免费提升学历,目前新村“两委”成员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91人,占比达到46.51%。

>>鸿雁回归<<

拓宽招才引智新路径

当下,位于大场镇的高端果蔬冷链车间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是大场镇实施“鸿雁回归”的代表性项目之一,请返乡人才投资家乡,帮助村民和村集体增收。

“我们积极引导返乡人才助力家乡发展,引进了总投资约3.55亿元的高端果蔬冷链车间、自动化养殖车间等项目,占地面积共43亩,主要从事高端果蔬冷链储销、肉食鸡养殖及销售,可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每人每年可增收4万元左右。”大场镇经济发展中心负责人鲁统民表示。

此外,大场镇还积极引导返乡人才参与乡村治理。“我们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立村级矛盾调解室,已吸纳2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各领域优秀人才加入调解员队伍,利用他们的威望及专业知识,通过乡情、亲情和真情化解不稳定事件。”大场镇平安法治和社会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夏乾峰介绍,截至目前,调解员共调处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50余件。

>>孵化网红<<

织密人才服务保障网

第三届“多彩大场”全民抖音短视频大赛吸引了众多短视频达人参与,共收到参赛作品321件,总播放量突破1000万。大场镇本土主播“大嫚小嫚”从众多参与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我多次参与大场镇组织的‘场苗’网红孵化计划培训,如今,我的粉丝量已经突破了5万。”主播“大嫚小嫚”表示,通过直播带货,在把家乡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的同时,还可以足不出户实现增收。

据介绍,大场镇围绕本土电商人才队伍培育,开展了4期“场苗”网红孵化计划培训,新挖掘培育“大场抖音推荐官”50余人,引导其拍摄有创意、有看点、有温度的新媒体作品300余条,为“多彩大场”代言。

“我们还积极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负责人等参与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我镇青岛同富勤耕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永战入选首批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人才,该合作社在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榜单中排名第10。”大场镇农业农村中心负责人张坤介绍,大场镇狠抓高素质农民培育,运用田间课堂、网上教学等形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2期,累计培训300余人次,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