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镇:数字赋能,乐享智慧新“场”景
2023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以成功获批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镇为契机,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着力构建“一张图、一张网、一平台”乡村治理体系,实施7项数字乡村工程,全力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样板,以“数字速度”提升“治理温度”。今年9月,大场镇成功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一张图”治全域<<
乡村治理更精细
近年来,大场镇积极探索“一图治全域”数字化建设,搭建数字乡村云脑平台和数治三河埠智慧平台,推进乡村治理更加精准化、精细化。
数字乡村云脑平台可高效整合辖区内的多源信息,包括“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基本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并通过将镇域1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进行三维实景建模,融入78项基本数据和1500余路监测数据,实现三维实景和大数据交互联动,增强对镇域各类事件的感知能力。通过态势实时感知和数据决策分析,数字乡村云脑平台还能对城镇管理、环境监测等关键领域进行实时研判调度,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在“一张图”架构下,大场镇三河埠村率先试点村级精细化数字治理。该村配备170余套诸如防溺水监测、智慧路灯、村庄WIFI、视频监控等智能化设备,搭建起数治三河埠智慧平台。该平台不仅涵盖村庄安全监管、环境保护监测等多个方面,还嵌入“云访室”“云诊室”“云监控”等创新场景。通过打造“数字三河埠一张图”,大场镇把三河埠村的人口态势、党建态势、土地资源、宅基地、农业产业、乡村治理、环境监测等多维度地图数据进行叠加,实现了智慧乡村全貌信息的可视化呈现。三河埠村党委书记毕纪花介绍:“如今,我们能依靠这张‘图’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前进行预测和预警,这对我们开展基层工作有很大帮助。”
>>“一张网”惠民生<<
一老一小更舒心
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大场镇打造了“数字助老”服务项目,通过建设镇级养老指挥调度中心、为120户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造智慧一体化养老机构等举措,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
不久前的一天夜里,大场镇前园村家庭养老床位护理员解相花接到系统自动拨打的电话,提示独居老人王秀礼已经离床超过半小时。解相花迅速赶到老人家中,发现老人因头晕坐在院子里休息,并未摔倒。这一及时响应得益于大场镇为家庭养老床位配备的智慧物联设备。通过该设备,“大场镇数字养老”后台可以对老人的居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立即报警,全方位守护老人居家安全。
除了打造“数字助老”服务项目,大场镇还打造了“智慧幼托”服务项目。该镇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以智慧电子园牌班牌、智慧幼教管理平台、智慧教学系统为载体,提升幼儿园教学管理效能。同时,配置交互一体机、智能AI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促进孩子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打造数字化育人环境。
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场镇同样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大场镇智慧农业平台利用卫星遥感、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汇聚大量数据,对农业生产活动实现精准分析和实时监测。大场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张坤表示:“智慧农业平台已成为连接农户与现代科技的桥梁,使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地管理农业生产过程。”
为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大场镇还全面建立“数字村务”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村民用章一次办好、村级事务一网通办、村务村情一码知晓”。通过开发“数字村务”平台,将全镇经合社的资金、资产、资源信息录入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并设置村级事务审批、村级“三务”公开、小微权力监管等板块,全面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
>>“一平台”促和谐<<
矛盾调解更高效
为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大场镇以科技赋能矛盾纠纷调解,创新搭建矛盾纠纷调处线上平台,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调解质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场镇矛盾纠纷调处线上平台设置政务热线、网格治理、矛盾调解、智慧安防等板块,将公众投诉、镇村摸排、群众自行反映等渠道来源的矛盾纠纷统一汇总,实现一网“贯全程、观全情、管全域”。同时,该平台对报送、受理、处置的矛盾纠纷调处数据进行整合分类,解决了多头受理、分头受理、重复受理的问题。
此外,大场镇创新实施“1+X”分责法,依托矛盾纠纷调处线上平台对各类矛盾纠纷智能生成研判结果,并分流至相关承办单位,实现了多责任部门的一键快速分责。
值得一提的是,大场镇矛盾纠纷调处线上平台不仅关注矛盾的即时化解,还注重经验的总结和共享。平台对各渠道来源矛盾事项智能生成调解报告并结案归档,对高频事项和诉求集中的问题形成可视化分析报告。目前,土地关系、邻里纠纷等18类典型事项已纳入“诉调衔接”经验智库,为同类事件的快速解决提供了有力支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