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楼街道:认领“微地块”,扮靓“微空间”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心愿”认领活动在张家楼街道松山村举行,吸引众多村民踊跃参与,为乡村发展注入温暖力量。
活动当天,松山村内人头攒动。主持人通过大喇叭不断提醒:“大家排好队领取微心愿认领单,决定认领的就在上面签字或按手印。”村民们有序排队,现场气氛热烈。村民张秀春说:“村里几天前就通知了这个活动,我一早便来排队,就盼着领一小块地,趁着春天种些花草,让家门口变得更漂亮。”
此次活动是张家楼街道“五微”地块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生动实践。曾经杂草丛生的边角地块,在这一模式下摇身一变,成为“微花园”“微果园”“微菜园”,成为村民们的幸福“新空间”。通过引导村民自愿认领、自主管护,不仅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还极大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与幸福感,实现了闲置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全新活力。
“近年来,松山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对乱堆乱放和闲置空地进行集中整治,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根据街道‘五微’地块精细化管理模式,结合村庄实际,共梳理出60余块闲置用地,供村民自愿认领养护种植,共同参与村庄建设。”松山村党委书记徐炳霞介绍,目前,已有100多名舒心绿志愿者报名认领,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志愿者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种植,让闲置边角地“变废为宝”,实现家家户户出门就是美景。
自2024年下半年启动“花园式街道”创建行动以来,张家楼街道各村积极响应,深入探索“五微”地块的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开展精细化提升行动,共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同时,张家楼街道充分利用村民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渠道,广泛宣传人居环境“微治理、精提升”行动的工作重点和成果,并大力推进“我的家乡我建设”“现代农房新试点”等7项活动。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还让村民实现角色转变,从最初的“旁观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最终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下一步,张家楼街道将深入探索人居环境精细化管理模式,按照“清底子、建机制、固长效”的工作思路,坚持“低投入、精管护、高品质”的工作原则,充分高效利用“五微”地块,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从“乱”到“治”、从“治”到“质”的转变,全力打造“花园式街道”新图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