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一场“光明保卫战”正在打响——在眼科、麻醉科、心病科、呼吸科、手术室的通力协作下,医院成功为一位罹患唐氏综合征合并严重心肺功能异常的白内障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复明手术。此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伴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案例,展现了区中医医院在高危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的强大实力。

据了解,58岁的市民王女士患有唐氏综合征,因双眼白内障仅存光感,生活完全依赖家属照顾。更棘手的是,她还合并有多项高危基础疾病: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循环压力异常升高,随时可能引发心脏衰竭;三尖瓣重度反流,心脏负担重;Ⅱ型呼吸衰竭伴酸中毒,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平日里呼吸急促、活动受限、心肺功能差,有明显的缺氧症状,麻醉风险极高。

为此,区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武美英在会诊时指出:“患者可能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肺动脉高压。另外,在全麻过程中,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的情况可能导致病情更加复杂,心脏原本的三尖瓣重度反流也会增加心脏衰竭的发生几率。”

肺病科专家会诊后表示,当前患者已存在呼吸衰竭的情况,全麻后进一步抑制呼吸可能会加重呼吸衰竭,而且因为唐氏综合征导致的颌面口腔发育畸形会使手术过程中气道管理的难度增大,容易导致通气不足、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术中风险极大。

本次手术仿佛在“刀尖上起舞”——如果实施局部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难以配合;若实施全身麻醉,则要面临循环呼吸崩溃的风险。面对这一困难局面,区中医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麻醉科主任宋晓鹏精准设计了个体化麻醉方案,心病科、肺病科团队也优化了围术期专科用药,为手术搭建“安全护栏”。

手术台上,眼科主任申加华带领团队实施2.2毫米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宋晓鹏全程严密监护、及时处置突发状况。整个医疗团队默契配合,高效开展各项工作。手术操作过程不超过10分钟。随着人工晶体的完美植入,患者很快被唤醒,呼吸恢复充分。这场“快、准、稳”的手术,不仅实现了治疗目的,更将医疗风险降到了最低。

术后次日,患者在揭开纱布的瞬间露出了灿烂笑容。令人欣喜的是,术前患者需要双人引导行走,术后已能够自行上下楼梯。手术十天后,患者再次接受手术,另一只眼睛也恢复了光明。

本次手术,区中医医院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了“全链条”协作体系,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并重,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让患者恢复视力的同时,点燃了一个家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