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一米视角”打造儿童友好城市
春意盎然之际,孩子们在阳光下肆意奔跑嬉戏,这背后,是即墨区以“儿童优先”为核心理念,通过“公园+”创新模式打造的全域儿童友好空间网络。
位于通济街道的岘山公园,作为城市更新重点工程,投资1.87亿元建成15公顷“亲子乐园”。针对周边社区、学校密集的特点,公园创造性划分十余个功能片区:低龄儿童在软胶地面的滑梯区安全探索,青少年在专业级滑板场挑战腾空,篮球场、攀岩墙上跃动着矫健身影,音乐互动装置则让艺术触手可及……
“我们通过分龄化、差异化设计,让0-15岁儿童都能找到成长支点。”区市政园林环卫中心负责人介绍,这种“成长伴随式”空间布局,既满足多元需求,又促进跨年龄社交。近年来,我区不断推动新建口袋公园选址向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倾斜,并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对山头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广场等公园进行差异化适儿化改造,为儿童打造更多游乐、学习、体验的绿色空间。
在新建改造过程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儿童优先、普惠共享、多人参与、凝聚合力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行了“公园+运动”“公园+音乐”“公园+科普”等多样的建设模式,最大限度丰富儿童的游乐体验。目前,即墨区已建成儿童友好型、综合型公园11处,口袋公园60余处,以儿童友好促进城市更加美好。
(黄璐璐 迟铭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